技术服务作为预防医学科学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职能,是校(院)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改革创新力度和发展质效,院(所)以“2025·6610作战图”为抓手,以首批“类法人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结合中医适宜技术“简便效廉”的独特优势,不断探索与实践全新的技术服务路径。
一、坚持预防理念,搭建沉浸式中医体验平台
院(所)把预防理念摆在突出位置,依托自身放射医学专科门诊部的资源和优势,设立中医药健康干预服务站。该服务站常态化面向校(院)师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该站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引,融合现代健康管理理念,通过专业的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为师生定制专属的预防保健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集中医技术体验、文化传播、健康促进于一体的沉浸式中医药体验平台,助力师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二、传承中医精粹,创新构建特色培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4年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贺信中,再次强调了传统医药的价值与使命,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院(所)积极探寻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推广的有效途径,聚焦中医技术转化与产品研发,推行“双创项目孵化+产学研协同”模式,培育了3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并取得了中医健康管理小程序、便携式艾灸装置等初期成果。采用“技术体验+文化讲解”双轨模式,通过中医药知识讲座、现场演示、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医理论、中医诊断方法、中药知识、养生技巧等内容,让师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在文化讲解中领悟中医的精髓。截至目前,举办中医文化主题讲座与技术培训20余场次,覆盖师生近千人。
三、拓展服务版图,践行全民健康守护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院(所)以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为导向,依托“靶向关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围绕行动中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的“了解中医药、注重饮食养生、加强运动养生、重视调畅情志、遵循顺时养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等六项重点任务,创新设计“中医药传承工作坊”,开设手作中药香囊、辨识百草等实践课程,深入社区开展中医药健康科普“五进”活动(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网络),开展家庭保健员培训,进一步构建“体验-学习-传播”闭环,持续提升院(所)社会影响力,为院(所)其他技术服务铺路赋能,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下一步,院(所)将锚定中医药技术服务阵地,持续深化“类法人管理”改革,完善中医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筹建中医健康产品研发实验室,全力推动“技术服务-社会实践-产业转化”深度融合与高效联动,将产业转化视为创新发展新引擎,为校(院)“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