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研兴校”方略为指导,保障我校科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培育高层次中医人才。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总体自标是巩固与发展已有重点学科的优势,争取再上一到三个省级重点学科。
创建高水平科研实验室,构筑科研大平台。力争建成一个国家级实验室,3~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并建设一批国家级三级实验室,把我校科研实验中心建成省内乃至国内集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关键技术、新剂型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推动我校科研水平稳步提高。首先,强化学术交流,为科研人员创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山东中医杂志》为窗口,展示我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力量,扩大我校科研影响力。第二,强调和鼓励联合攻关,力争在1~2年内,跻身“863”、“973”和国家“十一五”攻关计划方阵,到2008年,科研计划经费争取过千万元。第三,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重点抓项目的过程管理,杜绝科研不端行为,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加强科技横向合作与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加强科技横向合作与开发,保证我校横向课题经费逐年增长。鼓励院(部)创办技术创新服务、技术评估和技术经纪机构,提高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继续增加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实现科技源头的创新,争取到2008年时新药研发转让总额达1000万~2000万无。
创立山东中医药大学科技园,保障我校科研产业持续增长。力争在2008 年创立集研究、开发、孵化、生产为一体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实现产业上交学校的资金翻两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