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方泉课题组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杂志发表了题为“Neurone–satellite glial cell interactions in dorsal root ganglia drive peripheral sensitisation in a mouse burn pain model”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阐述了烧伤诱发DRG神经元和SGC的激活机制,以及神经元和SGC间的功能性相互作用驱动外周敏化的分子调控网络,为突破烧伤痛治疗的临床瓶颈提供理论依据与转化基础。
该研究揭示了烧伤损伤后外周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双向通讯的关键分子机制。烧伤通过TR-PV1-CGRP信号通路使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敏化,并通过缝隙连接增强卫星胶质细胞偶联。值得注意的是,神经元来源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卫星胶质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是烧伤后神经元与卫星胶质细胞功能性互作的关键介质。这些发现将为烧伤痛的治疗提供潜在有效靶点,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烧伤后神经-胶质细胞互作机制并开发针对性干预策略。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方泉教授和许彪副教授,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润(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和张楠讲师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费支持。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