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报》
我与山理工的四年
作者:刘张益
作者在山东理工大学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涯,回忆并感谢母校的栽培,赞美其教书育人的初心,展望未来并祝福母校越办越好。四年时间足以让一个毛头小子蜕变成大学生,山理工也让他收获了宝贵的友情和知识。
打开一个新的文档,下意识且熟练地设置字体、字号与间距,霎时间,我的指尖微顿,抬头看向自习室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我意识到,自己与新村西路266号四年的光阴就要结束了。
在山东理工大学69岁生日之际,作为一名准毕业生,此刻提笔,竟觉纸短情长。第一次离家千里,就扑进了山理工的怀抱,这场始于金秋、终于盛夏的相遇,甘苦自知,却难掩心中感激。在山理工,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挚友、和善可亲的师长以及那个慢慢变得知善恶、辨是非的自己,而这也恰是学校给予我最大的馈赠。四宿、八教、三餐、稷下湖……那些熟悉的大路小径,我不知道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大学四年很长,长到让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一步步蜕变,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收获满满的人生经历;大学四年也很短,短到让一个不善道别的学子不得不匆匆收拾行囊,再一次踏上追逐学术的新旅程。
六十九载风风雨雨,六十九载沧海桑田,六十九载硕果累累,一想到自己有幸还可以用“学生”的身份为学校庆生,心情甚是激动。从大一时就熟记的“厚德、博学、笃行、至善”校训是指引每一位山理工学子前行的璀璨灯塔,从三尺讲台的谆谆教诲到图书馆的灯火长明,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文化长廊的朗朗书声,一代又一代山理工人正是铭记这八个字,才得以取得瞩目的成就。
值此六十九周年校庆之际,学生谨以最真挚的祝福致敬这片孕育理想的沃土:从教学楼里的沉思低吟,到绿茵场上挥洒的青春热血;从师长谆谆教诲中沉淀的智慧,到同窗携手共进的成长足迹,每一帧记忆都镌刻着您给予的滋养与力量。愿您承历史之基业,扬时代之新帆,在坚守教育初心中砥砺前行,于开拓创新的征程上再谱华章!今日我们以山理工为傲,愿未来万千学子续写辉煌,让您的名字永远闪耀于星辰大海!
行文至此,落笔为终。四年时间,足够候鸟往返八次,潮汐涨落一千四百六十次,我在山理工的故事即将告一段落,但与学校的感情必将越发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