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少年班八年拿硕士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推出创新与素质教育教改试点班新培养模式,试点少年班采取“2+2+4”的模式:中学托管2年,然后进入大学接受基础知识教育2年,专业教育4年。招收的初中生8年就能拿到硕士学位。少年班的招生工作采取各定点中学推荐,交大统一考试的方法。招生对象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届初中三年级(含极优异的初中二年级)学生。
★上大:学生宿舍不再“拉郎配”
上海大学学生宿舍长久以来实行的“统配”制被打破,实现自由组合。寝室室长学生竞聘当,然后由室长“招兵买马”挑选室员,让志同道合者同处一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互相激励成长。志同道合者立即抱成了团,平时颇受大家欢迎的学生更是被多个寝室长争抢。而一些不上进者则落了单,要靠辅导员和各寝室长协商解决归宿问题。
★武大:不分文理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今年起武汉大学本科生不分文理科,均需修满12个“通识”课程学分才能获得学位。通识教育选修课,将纳入学生学分考核。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五大类。打破文理专业壁垒推行通识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对完善的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一种趋势。
★人大:启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首家启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VIS分为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两大体系,前者包括学校标志、标准色、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及组合;后者是前者在办公用品、环境布置、公关礼品等方面衍生使用内容的组合。包括公务名片等在内的办公用品、各类证件、公文和校旗、校徽、路牌等标识,以及会务用品、公关用品都统一使用人大新标志及其组合变化构成的图案,甚至连垃圾桶也不例外。校长纪宝成说:“一所大学要有明确的外在标志,体现她的办学宗旨、观念、特点,反映她的风采、风骨和风貌,便于人们了解和记忆。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学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需要。”
★上海二医大:聘请人文艺术客座教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聘请著名指挥家陈燮阳为人文艺术客座教授,他是继著名旅美钢琴家孔祥东之后聘请的第二位人文艺术客座教授。邀请社会名人名家担任客座教授并开展各类讲座,能更好地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医学生除医学专业以外的其他素质。
★浙江大学:发展国际间科技合作
2003年浙大国际合作在研项目257项,结题项目99项,全年到位经费比上年增加84%,合作的国家和地区涉及亚、欧、美各大洲数十个国家及港台地区。统计数字显示,浙大与其他国家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民间合作项目也有了较快增长,并且在格局上从以往的以短、平、快为主的合作逐步向以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为目标的高层次合作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推出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为了适应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现实需要,满足广大读者通过网络快捷检索大量数字资源的迫切需求,推出了北师大数字资源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