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 江苏石油报

油井旁的时光琥珀

2025-06-20     浏览(13)     (0)

作者回忆童年时在真武油田度过的时光,描述了真武油田独特的气息和油井的记忆碎片,表达了对油脉同频跳动的成长的眷恋。作者对石油人的传承感到敬佩。

真武的风里总裹着点独特的气息,有时是雨后泥土翻涌的潮润微涩,有时是机油渗入金属缝隙的冷冽腥甜,还有时来自一号院旁那家人人称道的大排面……这些对于长大后的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像一管被岁月挤开的颜料,每回这里一次,就又在我记忆深处的底画上涂了一层新色。真好,托培训班的福,时隔几个月我又回到了这里,真6井的抽油机仍在天地间起落,铁臂扬起又俯下的弧度,像极了祖辈们弓着的脊梁,那些被时光磨钝的画面,忽然在瞳孔里显影成泛着银边的老胶片。

外公的二八大杠像一只老黄牛,亦像年轻时候的他,我侧坐在那根被磨得发亮的大梁上,每每路过井场的碎石路,后脑勺总是结结实实地撞向他的胸膛,他却哈哈大笑:“坐稳咯,带你去看大啄木鸟,只不过它是啄石油的!”车铃铛“叮铃”一响,他把车停在路旁,指着那个红色的庞然大物对我说:“看到没?这磕头机一点头,就是在向大地讨油呢。再过一会儿你妈也该下班了,我们等她一起回家吃饭。”还记得上小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外公带我去看过的正是这口真6井,今天站在井旁,二十多年前的画面突然离我好近,外公刮着我的鼻子打趣说:“等你戴上红领巾,它每天还是在这儿给大地作揖呢!”时间流逝,原本逐渐模糊的“真 6 井”三个字,却因我回到油田工作后再次清晰。

如今再看真 6 井,井栏上的斑斑锈迹像被时光留下了一个个邮戳,旁边的文化长廊像一本厚重的老书,正低声讲述着一代代石油人接力的故事。那些裹着补丁棉工服日夜劳作的老石油,那些一次次凿进冻土层的铁锹头,那些把石油当心跳的劳模们……我突然明白石油人的传承从来不是换新,而是把老茧磨进新手套里。

离开时,阳光把抽油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只温暖的手抚过大地。我知道,那些关于油井的记忆碎片,早已在血脉里凝成了深深的眷恋——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有抽油机做背景音,也不是所有人的成长都与地下的油脉同频跳动过。而我的故事,就藏在真武的风里,藏在每一次油井起落的韵律中,永远带着大地的温度。(紫京公司 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