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中医大报》

古老中医药在非遗传承中绽放新的魅力

2025-06-15    

■  泗泾居民习练少林内功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解读“健康密码”

■  市民参与健康咨询与诊疗体验 

■  专家为市民提供冬病夏治项目健康咨询

■  海派膏方制作技艺中医药非遗体验日活动现场

■  中医非遗夜市活动气氛火热


编者按:日前,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主会场活动暨文化遗产季启动仪式在沪举行。作为上海联动“国际博物馆日”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品牌活动,本届文化遗产季以“深挖文物价值、创新时代表达、全民参与传承”为主线,在5月至6月期间推出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我校系统国家级和市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响应,开展了18项兼具知识性与体验感的特色活动。

活动涵盖推拿、伤科、外科、儿科等多项传统医药非遗项目,不仅以健康路演、市民夜校、亲子科普、校园推广等创新形式,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感受传统医药魅力的平台,还通过跨界融合,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新活力,充分展现了我校在传统医药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成果。本版遴选部分精彩活动,带您走近非遗活动现场,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领略中医药非遗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百年内功推拿进古镇,解锁养生新姿势

内功推拿又称“古法推拿”或“少林内功推拿”,在上海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是上海最知名的三大推拿流派之一,是在少林内功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推拿方法,将推拿手法操作和指导患者进行功法锻炼相结合。

5月17日至6月13日,我校内功推拿传承团队在内功推拿流派传承基地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陈列馆和科普讲堂开展了系列活动。在中医药陈列馆,团队通过内功推拿流派展示,让泗泾古镇居民和游客深入了解内功推拿的源流、发展和临床应用。依托科普讲堂,团队面向泗泾第四中学学生开展“中医非遗功法防治青少年脊柱侧弯”科普讲座,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医药特别是中医功法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此前,团队在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功法门诊和体重门诊,引导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少林内功。本次活动更是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在习练功法过程中体会少林内功调身、调息、调心的作用,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国家级传承人解读非遗里的“健康秘籍”

在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的全国首个非遗里的“健康秘籍”发布会上,我校系统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解读中医药非遗的“健康密码”。从石氏伤科的正骨妙手,到顾氏外科的膏丹济世;从丁氏推拿的经络调理,到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健康智慧,正以全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詹红生介绍中医正骨手法,提到专业手法讲究轻巧灵活、柔中带刚,缓和而有深透力,润物细无声,还为“低头族”、颈肩不适者推荐融合易筋经、八段锦要义的强筋八步功;丁氏推拿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孙武权介绍该流派以一指禅推法和[扌衮]法为代表手法,强调“以筋为先”原则,配合易筋经等功法形成非药物疗法体系,并建议通过“家、校、社、医”四方联动,早期推拿干预青少年脊柱侧弯;顾氏外科疗法传承人王琛分享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心情愉悦预防肛肠疾病的四个妙招,同时介绍顾氏外科药捻疗法、拖线疗法及特色外用药膏等非遗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介绍传统导引功法在健康减重、去除“班味”等方面的应用。

7个名中医工作室揭牌,把名医良方送到家门口

6月14日,2025年度徐汇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政府开放月活动在上海植物园举办。附属龙华医院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顾氏外科疗法、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范氏眼科疗法、徐氏儿科疗法、石氏伤科疗法、陈氏妇科疗法专家及5位徐汇区名中医参与市民健康咨询活动。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健康咨询与诊疗体验。附属龙华医院相关专科领域专家为市民提供一对一养生答疑及个性化调养方案。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多形式演绎中医功法的起源、历史、文化与技术“简史”,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区辖医院及多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体展示2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并提供现场体验,推动中医诊疗思维融入百姓生活,为沪上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活动中,徐汇区卫生健康委授予附属龙华医院徐汇区中医文化教育基地。陈昕琳、姜之炎、袁灿兴、茅建春、胡志俊、周蕾、钟逸斐名中医工作室揭牌。7位专家分别将在徐汇区一二级医院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开展中医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依托区中医文化教育基地和名中医工作室的建立,医院将基于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学科资源,推进中医药文化宣教和适宜技术下沉,为市民打造触手可及的中医药文化圈,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冬病夏治养生市集开张,带来沉浸式健康体验

6月13日下午,附属曙光医院联合黄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YUE享健康”曙光益家——杏林非遗·冬病夏治养生市集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冬病夏治养生智慧相融合,为市民带来沉浸式中医健康体验。

医院消化内科、肾病科、肺病科、血液内科、肿瘤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传统外科、儿科等科室十余位专家携石氏伤科疗法、丁氏推拿疗法、徐氏儿科疗法、夏氏外科疗法等多个国家级、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市集。

活动现场,专家们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冬病夏治项目健康咨询,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冬病夏治的原理、适应症,展现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互动体验区,市民们还能亲身感受推拿、伤科敷贴等非遗技法的精妙。

膏方熬制有门道,中医养生出“膏”招

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海派膏方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初,历经百年四代传承,遵循“三因四透”学术思想,对膏方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从熬制技艺到质量控制再到培养人才,通过历代传承和研究不断发扬光大。

近日,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2025年海派膏方制作技艺中医药非遗体验日”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加。活动通过海派膏方制作技艺历史渊源介绍、岳阳膏方熬制技艺流程展示、特色非遗惠民膏方普及、膏方非遗科普讲座、中药饮片的净制切制体验、贵细中药真伪优劣鉴别、香囊文化及节令养生茶饮体验等形式,充分展现海派膏方熬制技艺的独特魅力,让参与的市民不仅学到诸多中医药养生知识,更进一步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

中医非遗夜市受热捧,点亮市民健康“夜生活”

6月14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附属市中医医院与静安区文化馆携手在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举办中医非遗夜市活动,旨在通过传统针灸推拿、中药敷贴、中药茶饮、养生香囊等项目,打造“可玩、可学、可带走”的多元场景,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活动现场,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唐氏妇科、朱氏内科、陈氏外科、杜氏外科、内功推拿流派和海派药膳的非遗传承人亮相夜市,现场展示传统中医药“绝活”并邀请市民亲身体验。

同时,来自该院老年病科、妇科、治未病科、肾病科的专家们为市民提供专业的冬病夏治健康咨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和自制制剂的摊位前人头攒动,穴位敷贴、特色制剂和中医特色文创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