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2日,南京大学文科发展座谈会在仙林校区举行。谭铁牛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20多位文科教师出席座谈会,为助力南大文科发展再攀高峰凝心聚智、建言献策。
谭铁牛指出,与会文科教师们的精彩发言充分体现了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守正创新意识,提振了坚定不移巩固提升南大文科优势的信心和决心,这些宝贵的建议和前瞻性思考将梳理纳入即将召开的党代会报告和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中。
结合学校文科发展的优良传统和现状分析,谭铁牛对南大文科工作和文科人提出五点新期待新要求。一是强化国家需求导向,不断提升服务国家能力;二是强化统筹谋划,不断提升科研综合创新能力;三是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四是强化综合评价改革,不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五是强化学术生态建设,让每一位南大文科人至乐成学、人尽其才,老中青三代学者各有作为。他希望全体文科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学术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争取把南大文科打造成为服务党的治国理政的学术重镇、原创标志性成果产出的创新高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示范点,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继续打头阵,为“第一个南大”建设谱写新华章。
校党委副书记陈云松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文科事业的发展,坚持开放办学,持续增加对文科的办学资源投入,加强对文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鼓励文科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积极开拓文科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期待全体文科人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方从十个方面总结回顾了《南京大学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22-2025)》实施三年来学校文科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和新突破,分享了未来文科发展的五个重要抓手。
华涛、周晓虹、杨忠、孙建军、安同良、吴愈晓、张海波、童岭、周嘉昕、刘勇、鲁安东、刘成、陈继红、杨学伟、季春梅、陈星、陈静、赵光锐、王大中、马志浩先后发言。结合各自院系发展现状、特色亮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代表们畅所欲言,从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学科交叉融合、青年人才引育、评价机制优化、学生素养提升、AI技术赋能、国际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积极献计献策。
(佘静、李杰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