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郑州航院报》

单车的诗行

作者:□土木与环境学院2024级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田书成    
2025-06-01     (0)

文章描述了清晨校园的美丽景色和学生们骑单车的场景,强调了绿色出行和安全的重要性,并赞扬了学校用细节关心学生。骑行的经历令人反思人生平衡,学校教育也应如此。学生与文明相互交融,他们珍视那些闪光的时刻,彼此成长,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清晨的校园是一幅未干的水彩画,露珠在梧桐叶上凝成透明的诗句,自行车铃声穿行其间,将朝霞剪成流动的锦缎。我看见那些背着书包的年轻身影,车轮碾过银杏铺就的金毯,在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前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青鸟掠过知识的海洋。

转动的车轮

当单车的铃声响彻林荫道,这声音便成了新时代校园的晨钟。墨绿色车架上凝结着露水,像一块流动的翡翠,载着少年穿越时光的褶皱。那些转动的辐条里,藏着多少抵达星辰的渴望。

车筐里时常放着几本书,或是沾着实验室药剂香的防护手套。实验楼的爬山虎拂过匆匆骑过的衣角,教学楼飞檐下的铜铃与刹车声应和。有骑行者会在沁湖前驻足,看天鹅将长颈探入碧波,后座的书包便斜斜挂满晨曦,这是独属于郑航的浪漫。

最妙是落雨时分。车胎在青石板上晕开水墨,雨披下翻飞的书页像白鸽振翅。雨滴敲打车铃奏出清越的琶音,车把上的水珠折射出彩虹,仿佛青春本身在闪闪发光。这样的画面里,连呼吸都带着草木的芬芳。

骑行的顿悟

当你在学堂路闻到紫藤花香而非汽车尾气,当傍晚的操场不再被发动机轰鸣打扰,绿色出行的深意便在心尖抽芽。生物实验室的离心机与车轮有着相似的韵律。哲学系的姑娘在骑行中顿悟:人生的平衡恰如控制车把,既不能过分紧张,亦不可完全放任。车轮转动时带起的风,吹散了论文截稿前的焦虑。

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理科生的单车后座载着《楚辞》,留学生的山地车与老教授的凤凰牌并行。车轮与车轮的间距,丈量着文明的尺度。当夕阳将影子拉长成五线谱,整座校园便沉浸在金属与橡胶谱写的交响诗里。

惊心的弧线

然而急转弯处常藏着暗喻。那个飘雨的清晨,我目睹飞驰的山地车在食堂转角划出惊心的弧线,散落的论文在积水里洇成蓝色忧伤。监控录像显示,上月发生的七起碰擦事故,有五次源于单手扶把看手机。青春不该是急诊室里的石膏,更不应是监控镜头里的慢动作回放。

智慧的校园懂得用细节说话。减速带上的反光漆像跃动的音符,弯道镜里映照出年轻的面庞。保卫处大叔发明的 "自行车驾照 " 考试里,包含如何用书包带固定后座快递,雨天怎样避免长裙卷入链条。这些琐碎的叮咛,织就了文明的安全网。

流动的星网

夜色降临时,车头灯次第亮起,如同散落人间的星群有了呼吸。那些穿梭在实验楼与宿舍区间的光点,织就了一张流动的星网。穿行其间的少年们不曾察觉,他们的身影被月光浇铸在柏油路上,像极了梵高笔下旋转的星空。有夜跑者与单车擦肩而过,运动手环的荧光与车轮辐条的反光刹那交叠,恍若两种生命韵律的量子纠缠。

夜晚从实验室归来的研究生们,总能在车筐里发现意外的馈赠———或许是风留下的银杏书签,也可能是夜露酿就的半盏月光。那些横梁上绑着的荧光束带,在黑暗中勾勒出蝴蝶振翅的轨迹,提醒着后来者:此处有车静候黎明。

文明的节拍

初雪降临那日,整个校园变成了巨大的留声机。车轮在积雪上轧出的纹路,是自然与文明共同谱写的密纹唱片。穿红色羽绒服的女生小心翼翼推行,后轮拖出的痕迹里藏着冰晶的六边形美学;男生们故意在未结冰的路面甩尾,画出的圆弧暗合着流体力学公式。修车摊的老张头呵着白气说:" 这车辙印儿,可比你们年轻人手机里的二维码好看多哩!"

或许若干年后的学子翻开校史,会在泛黄的影像里看见我们此刻的车辙。那些关于速度与安全的辩证,关于个体与群体的思索,早已化作基因密码藏在单车里。就像沁湖的涟漪永远追逐着月光,文明的年轮,终将在转动的车轮上获得永生。

如今再看那些彩色头盔,俨然移动的道德律令。当减速手势取代刺耳的刹车声,当礼让行人成为条件反射,车铃便不再是催促的号角,而是问候的节拍。暮色中的停车区,万辆单车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把整齐写进月光下的契约。

当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教学楼顶,路上的单车灯渐次亮起,像散落的星子沉入夜的怀抱。那些转动的年轮将继续书写青春叙事,在文明与自然的和弦中,在速度与安全的平衡间。明天,又会有新的露珠凝结在车座上,等待被晨光吻成璀璨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