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生活》刊发学校青春艺术党课经验做法
组织部(党校)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庞翠
由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 《支部生活》2025年6月刊刊发了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青春艺术党课的创新经验与实践成果,彰显了学校在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党员教育中的积极探索与突出成效。
作为一所以“青年政治”命名的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是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注重强化党性教育,紧跟时代发展“鼓点”、摸准党员需求“脉搏”,量身打造“讲授式、观摩式、沉浸式、体验式”四维一体的立体化党员教育体系,让党员教育“提色增味”。这堂学校以“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的青春艺术党课,通过《烽火映红青春》《旗帜引领青春》《时代召唤青春》三个篇章,运用情景剧、隔空对话、诗歌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生动诠释“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涵,让观众身临其境接受党的精神洗礼。
党课创作团队以深厚的学术成果为根基,通过“三阶递进式”研学,系统梳理了《抗日女英雄辛锐》《沂蒙红嫂》等20余件史料,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费县东流村民间抗日纪念馆等地,开展沉浸式调研,先后与20余位支前模范、老党员及基层干部深入交流,收集整理出22个鲜活的红色故事,将口述史素材与戏剧艺术巧妙融合,创作出6个原创剧本和诗歌,创新叙事打造浸润式教育场景。
青春艺术党课以“沉浸式”情景党课教学,让师生在角色代入与情感共鸣中完成精神洗礼,创新了高校党员教育的新范式,以新颖独特的魅力实力“圈粉”,取得了显著的破圈效应。同时,以青春党课为载体,孵化出“政当时”青春志愿宣讲团等多个项目,赴多省开展40余场宣讲,覆盖超6000人次,借助“主流媒体+新媒体”传播矩阵,获省级主流媒体、视频网站广泛报道,并与多所高校启动校际联创计划,为新时代高校党员教育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创新路径。
《黄河奔流》团队荣获青春建功突出青年集体
团委 石钧元
青春建功正当时,足尖点亮新荣光。6月初,学校收到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发布的 《关于表扬在青春建功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表现突出青年集体和个人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我校舞蹈诗剧《黄河奔流》创作团队积极投身青春建功行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成功入选表现突出的青年集体。
《通报》指出,近年来,全省广大团员青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积极投身青春建功行动,涌现出一大批在各行业各领域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优秀青年典型,充分发挥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此次荣誉的获得,是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对我校该项工作的肯定和鞭策,也是学校广大团员青年青春力量的最好彰显。
《黄河奔流》作为我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创作团队由百余名“00后”学生及青年教师组成,他们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将整部舞蹈诗剧分为《源起》《九曲》《汇聚》3个篇章,分别以地理黄河、人文黄河、精神黄河为主线,通过舞蹈、音乐和视觉元素,生动展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时代气质。该作品自亮相以来,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学校5部作品获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省赛一等奖
文化传播学院 郝翰
5月26日-6月1日,多项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省级评选结果公布,我校文化传播学院5部作品顺利通过省级评选,并以省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分别入围“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赛评选。
由教师张奕、郝翰指导,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陈心怡、姜晓阳、吕淑瑞、董诗音创作的作品《仪启万象》顺利通过“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静态设计类赛道省赛评选并入围国赛。
学院教师刘广权指导的《千年鲁韵》《字脉数源》《皮影戏韵》3部数字特效短片,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省赛一等奖,并顺利入围国赛。
由学院教师李方星、王少鹏指导,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孙岳竹、王爱源、高银含、李保亚、王东升创作的故事短片《二十》,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一等奖,并顺利入围国赛。
一直以来,文化传播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育人机制,此次5项作品入围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展示了学院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的成果。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的深度融合,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在创意实践中实现价值与理想,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山青人的精彩篇章。
学校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佳绩
团委 王金海
6月6日,第十九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普通高校组)终审决赛在临沂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比拼,学校参赛团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创学校该项赛事获奖等次和数量的又一新突破。
本届“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以“齐鲁青韵领创未来”为主题,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来自全省62所学校的258个项目从网络评审中脱颖而出,在省级终审决赛中展开巅峰对决。
学校高度重视此项赛事,自大赛启动以来,从政策支持、资源协调到方向把关,全方位保障备赛工作有序推进。校赛阶段,168件作品经过双盲评审、专家合议、项目路演、公开答辩等环节,最终推荐10件作品参加省赛。整个备赛阶段,校团委邀请校内外辅导专家、教师帮助团队优化选题、梳理逻辑、挖掘亮点,并通过项目专项培训、模拟答辩辅导、语言能力提升等形式打磨项目,全面提升项目竞争力,确保参赛团队以最佳状态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