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逐梦的征途上,有这样一群少年:以墨为舟,挥笔成楫,在学海中破浪前行——他们是中飞院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本期校报特邀国奖得主代表,带您聆听他们以奋斗为翼、翱翔理想之巅的青春故事。
贺欣宇(洛阳分院)
★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
★亚太青年杯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三好学生
以热爱为翼 翱翔万里云天
“飞行是自由与责任的交织,是探索的翅膀,更是守护的承诺。”面对庞杂的飞行理论体系、体能瓶颈、自我怀疑,贺欣宇始终坚持对蓝天的热爱、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不懈的努力。在深奥复杂的理论学习中,他通过梳理知识框架,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联成体系,找到其中内在关联,最终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事半功倍。他坚信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刚下分院时,面对新的环境,迷茫与无助成了家常便饭,但每每想到自己的初心和师父的信任,贺欣宇便会继续努力,在他看来,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褪去飞行制服,他化身“多面手”。暑假期间,他自愿参与社区服务工作,跟随工作人员处理各种事务,从房屋拆迁、劳动力调查,到小区业委会选举,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业余生活中,他钟情于摄影与旅行,用镜头捕捉美好瞬间,在旅行中寻找出发的意义。“国家奖学金不仅是认可,更是鞭策。”未来,他立志成为一名技术精进的机长,用安全起降串联世界经纬,载着每一位有梦想的人翱翔万里云天。
崔烁(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两度获得国家奖学金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金鹏证书
★空军首届创意大赛国家优秀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
★农田智行——智能农业翻晒技术引领iCAN省级三等奖
★睿抗挑战赛四川赛区三等奖
以学促知 以知促行
作为两次国奖获得者,在学习方法上,崔烁觉得除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学习外,更应该在课堂上把握好节奏——让自己的步调与老师的节奏融汇统一起来,才是大学学习的要义。
斩获国奖不仅需要课堂成绩出类拔萃,竞赛成果也是重要参考因素。在保持高绩点的同时,崔烁也在多类竞赛中取得了亮眼成绩,获批多个专利证明。“课堂学习与竞赛其实是相通的,重要的都是掌握知识,运用方法。”崔烁认为,学习与竞赛之间的深度耦合,本质上构建了“认知输入-实践检验-知识重构-能力输出”的增强回路。“当我们将课程知识视为可组合的模块,把竞赛项目看作系统工程,就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认知层级的跃迁,最终达成个人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他不仅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还成为学院北斗新双创工作站副组长。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所在的团队荣评校级优秀实践团队。
新的征程,崔烁仍在为第三次获得国奖蓄力,同时也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栾五洋(计算机学院)
★省级优秀毕业生
★校级优秀毕业生
★在IEEE/CAA Journalof Automatica Sinica等多个高水平顶刊上发表过7篇论文,拥有五项专利
★“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
★全球人工智能算法挑战赛第110名
★阿里天池大赛第一届人工智能算法挑战赛气象预测方向复赛全球第64名
前行自有风景 停滞方陷深渊
获得国奖既是对栾五洋的认可,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相比于本科时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视,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科研上的成果,为此,研究生三年级的栾五洋已经发表了五项专利和八篇学术论文。他还深刻地记得第一篇专利改了十几次。那段在“黑暗里”摸索的经历,让他在坚持中感悟出“热爱不是天生的,而是跌跌撞撞中磨出来的光”这句真谛。
“我喜欢去研究学习新的东西。”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热爱,所以尽管科研的过程枯燥、繁琐,但他从来没有觉得累。怀揣着“以学为乐”的态度,他积极地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目的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继续投身于接下来的项目中。
如今,他选择继续在学术领域深耕。“少问意义,多行动。科研也好,人生也罢,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停滞不前才是真正的深渊。”这既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也是送给正处于迷茫中的同学的建议。
张子轩(民航安全工程学院)
★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校级特等奖学金
★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
★四项国家级荣誉、四项省级荣誉及十余项市校级荣誉获得者
★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笃行不倦攀书径 硕果盈枝耀国奖
“我还需要进步。”这是张子轩前进道路上激励自己的口号。他对学术和科研充满了热爱,而“有一个持续学习,不断精进的学习态度”是他变得优秀的秘诀。
聊起如何去创新,他激动地提到“从生活中寻找”。他与团队从所处专业特色延伸,结合政策倡导的“建设绿色机场”,钻研出基于风光混合发电的飞机尾气再利用节能减排方案,收到了来自ICAO绿色机场大会的展示邀请。
除了科研方面,张子轩还热衷于志愿服务。张子轩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遴选的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并作为学生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前往康定,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助力乡村发展。他还入选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荣获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的荣誉。累计210.5小时的志愿时长,见证了他在奉献之路上的执着与担当。
张子轩,用奋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激励着更多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裴磊(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
★校级特等奖学金
★校级综合素质金鹏证书
★校级三好学生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金奖
★校级共青团优秀干部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裴磊怀揣一颗炽热的求知之心,孜孜不倦地追寻知识的光芒。课堂上,他在笔记本里详细记录了定理的推导及老师的重点讲解。课后,他制定复习大纲,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面对难题,他常常泡在图书馆钻研,草稿纸上写满了求解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了质的飞跃。课程学习之外,他积极参与专业知识竞赛,从备赛到参赛,他都全力以赴,虽未捧回理想奖项,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实现了学习和技能提升。面对学业与竞赛的双重压力,裴磊始终分秒必争,以严谨的态度保持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裴磊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大三时,他加入“志在蓝天,爱在越西”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四川省越西县,陪伴当地儿童,普及生活常识及民航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结束后,他的关爱仍在延续,并号召团队成员为孩子们捐赠书籍,他们的这份热爱成为了孩子们奋发向前的动力。
“优秀不是单一维度的飞跃,而是如同飞机翱翔,需要升力、推力、阻力的平衡。”裴磊深知,求学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图书馆的晨昏、山区教室的笑颜、竞赛现场的灵感,皆成为他向上的力量。正如他笔记本扉页所写:“以学术为骨,以情怀为翼,方能在理想的天空自由翱翔。”这份信念,引领着他在求知路上勇往直前。
□大学生记者团 罗炘琳 徐曼苧 王玉玺 欧楚瑜 龚悦 文邻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