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王妍霏(粮食和物资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初入南财时,我懵懂又青涩,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这三年里,我有幸结识了诸多良师益友。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和悉心的指导,如盏盏明灯,照亮了我求知的道路;挚友们如春风、似暖阳,与我并肩奋斗,校园里处处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那些一起拼搏的日子,是青春最闪亮的勋章。时光不停,记忆永不褪色。这张名为“青春”的单程票,盖上了南财炽热的印记,成为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临别之际,不舍与感恩交织。衷心祝愿南财蓬勃发展,人才济济,再创辉煌;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顺意,桃李满天下;祝愿朋友们前路坦荡,喜乐无忧,未来繁花似锦。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勇攀高峰,带着荣耀与成就,顶峰重逢!
马幸巧(2022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当栖霞山的春色又一次浸绿图书馆的窗棂,当裹着麦香的江风又一次吹过文苑路的台阶,我们终于为三年的求问追索画上了句号。不会忘记在粮企调研时,堆满原粮的传送带和谷仓发出的轰鸣;不会忘记在矫正数据偏差时,同门各抒己见的夜晚;不会忘记在听讲座时,前辈老师们推心置腹的教诲。那些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问卷走访,在《粮食安全白皮书》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都是南财给予我们的瑰宝———不仅要读懂回归系数的意义,更要听见麦穗拔节的声音。感谢老师们的谆谆叮嘱、答辩专家的中肯指正、实践负责人的悉心指导。愿我们既拥有构建精准经济模型的能力,又有为田间稻穗担心灾害的“粮”心。当粮食安全的警钟响起时,南财教给我们的,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写在论文里的答案。
李娇娇(23级金融专硕):“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南财的时光已悄然进入尾声。虽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南财的月光会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此去愿以金融作笔、以实践为纸,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蓝图上书写南财人的担当。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桃李盈门,再谱华章;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胜意,继续用智慧与爱心培育更多栋梁之材;愿亲爱的同学们在各自的征途上初心如磐、勇往直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文苑路3号的故事暂告段落,但我们的未来,定会在更高处相见。
张雅玲(数经2101):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望,那些与数字和公式为伴的日子,那些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的夜晚,那些与同学们讨论课题时的思维碰撞,都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感谢每一位传道授业的老师,是你们的严谨与耐心,让我在经济学与数学的交汇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感谢并肩作战的同窗,是你们的鼓励与陪伴,让每一次挑战都变得充满可能。那些一起熬过的期末周、一起庆祝的小成就,都将成为青春里最珍贵的印记。祝愿所有南财学子,无论走向何方,都能保持赤子之心,勇敢追梦;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明日更辉煌!
庄艳灵(计算机2101):在南财的四年时光,像一首未写完的诗,在我的记忆里泛着温暖的光。难忘老师们眼中的期许、同学们嘴角的笑意,还有宿管阿姨们“早点回来”的叮咛。南财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生命的沉淀。就像调试程序需要耐心,成长也需要时间的淬炼。感谢南财,让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明白了温暖的可贵。愿母校永远年轻,人才辈出;愿老师们安康顺遂,桃李芬芳;愿我们此去前程似锦,归来仍是少年。文苑路3号——不说再见,只说珍重!
关佳琪(管理2101):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时光匆匆。回首四年时光,有过迷茫与挣扎,也有成长与收获,幸有良师指路、益友相伴,让我在这段旅程中不断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课堂上的讨论、操场上的奔跑、图书馆里的沉思,都已化作珍贵的记忆,深深地刻在心上。每一次考试、每一场演讲、每一段合作,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印记。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我将带着母校赋予我的勇气与智慧,继续坚定前行。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同窗的陪伴。愿我们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热爱、坚定梦想,不负青春、不负自己。文苑路3号的故事会继续书写,祝愿所有的相遇———朝朝如愿,岁岁安澜。
陈洁(广告2102):进入南财,是一次对理想的靠近。从对传播的初浅认知,到逐步建立起系统的专业思维,我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课堂上,我们研读广告原理、传播心理,训练洞察能力与逻辑思维;项目中,我们撰写策划、设计创意,锤炼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每一次的推翻重来,都是认知成长的印记;每一次的集思广益,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如今,面对新的征程,我们带着对专业的尊重与热爱,迈向更加多元的传播环境。祝愿母校蒸蒸日上,再谱华章。
曾倩雯(环境2101):四年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初进南财仿佛就在昨日。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习惯了与时间赛跑、与细节较真,也学会了在繁复中坚守初心、在设计中表达情感。
(下转二、三版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