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谷学涛)6月12日,初夏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高原山区生机盎然,川庆钻探公司捐款打造的2000亩黑青稞亩高产示范区里青苗长势喜人。“这是石渠人民的致富粮。”与川庆钻探公司携手合作的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冯宗云抚摸着地里的青苗感叹。
平均海拔4200米的石渠县,被称为“太阳部落”。这里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农业难以发展。2024年,川庆钻探公司引进四川农业大学冯宗云教授团队攻关培育的耐寒抗病高原黑青稞新品种,创新构建“专家工作站+示范基地+农户培训”三维联动机制,在石渠县奔达乡格绒村启动黑青稞增产增效试点项目,逐步发展出“良种选育—技术培训—标准化种”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带动种植户增收创效,为当地村民铺就了一条特色产业的致富路。
4月20日,千亩黑青稞高产示范区项目良种发放仪式在石渠县洛须镇、奔达乡分别举行,川庆钻探公司捐赠的12万斤优质黑青稞良种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户,交给他们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2025年,“良种选育—技术培训—标准化种”的全链条帮扶体系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川庆钻探公司前期积极推动的原种繁育计划在保障良种供应的同时,实现了优质种子的本地化繁育,从源头上保障了良种供应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石渠工作站同步启动“黑青稞精准施肥”科研项目,通过土壤改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促使亩均效益创新高。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川庆钻探公司对石渠县的帮扶已呈现“产业帮扶+民生改善+消费赋能”三位一体格局。在技术维度上建立起“高校科研+企业转化+农户应用”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产业维度上推动传统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品质化”转型,在市场维度上采取订单式采购,解决了黑青稞的销路问题,真正把“石渠产”黑青稞升级为“致富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