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报》

汇聚青年力量 助力“山城”腾飞

作者: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2023级  王瑶    
2025-05-15     浏览(14)     (0)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青年发展战略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助燃剂”。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市委书记袁家军分别来到我校和重庆医科大学调研。他在调研中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倾听青年呼声、帮助青年发展。去年5月,袁家军书记在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就曾提出,要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吸引更多青年留渝来渝,坚持青年发展需求导向。

重庆历来是人才辈出的热土,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起点城市,如何集聚青年英才、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亟须解答的时代命题。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落点在“青年”,重点在“发展”。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完善政策体系、挖掘文化魅力、搭建创新平台是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三大“利器”。

坚持完善政策体系,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创业环境和生活条件。青年人才的发展与城市的政策体系和人才服务水平息息相关。重庆率先在全国推进《加快建设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通过明确“1365”改革思路,制定“四个重大”清单,撬动41个市级部门推出48条精准举措。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连续2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可见该项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同时,重庆秉持“宠爱青年”的城市态度,深化“青年安居工程”,创新实施“青年安居贷”,试点推进灵活就业青年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切实帮助新业态青年圆“安居梦”。这些实打实的政策红利,极大地提升了对青年的吸引力。同时,重庆通过构建“平台+活动+服务”青年婚恋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家和计划”“青春之约”等公益活动,年均服务青年超25万人次,帮助单身青年收获“幸福梦”,营造温暖包容的城市氛围。

坚持挖掘文化魅力,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重庆的山水之美、厚重历史与独特人文风情,是吸引青年的宝贵资源。作为享誉全国的“8D”魔幻城市,重庆是青年向往的美丽山城。重庆不仅坐拥洪崖洞、磁器口这样的“打卡圣地”,还有穿城而过的长江嘉陵江、风景如画的歌乐山缙云山;永放光芒的红岩精神,撑起了重庆的红色脊梁;55%的森林覆盖率,到处是森林“氧吧”;遍布全城的“梯坎”,为“体重管理”提供了天然助力;“热辣滚烫”的社区老火锅,让人直呼“巴适得板”。当然,给青年一些被爱被尊重的“情绪价值”同样重要。近日,重庆一位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收到了企业的小礼品和路费。对此他受宠若惊:“被尊重的感觉真好!”重庆是一座烟火气、人情味十足的城市。通过进一步策划举办富有重庆特色的文化活动,让青年在深度参与中沉浸式感受“山城”魅力,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不仅成为城市发展的建设者,更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坚持搭建创新平台,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激发青年创造力需要广阔的舞台,重庆正着力为青年打造施展才华的空间。近年来,重庆市各高校坚持以青年发展为中心,走“青年路”、说“青年话”、有“青年味”,为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厚植沃土。在“大思政”格局下,我市高校多维激活团学组织、学生社团、“双创”竞赛等平台在教育、引导、凝聚和联系广大青年上的显著优势,把育人工作贯穿组织建设、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通过构建“青春重庆”数字化平台,实施“强树育苗”、雏鹰计划等精准帮扶项目,重庆高效推进“就业启航”“创业巡诊”等实用培训计划,帮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提升技能、实现“乐业梦”。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重庆更具“活力”,也需要青年挺膺担当。我们青年应自觉扛起重任,传承红岩精神,锤炼专业素养,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主动投身城市建设主战场,争当新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指导老师:席桂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