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5年4月,我校主编的“区域国别研究手册”系列研究第一本《巴西研究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正式出版。
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学界的一个热门领域。从2012年教育部遴选出首批42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到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区域国别知识的巨大需求;从2017年教育部在全国布点建设385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再到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区域国别研究在中国高校中迅猛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共同推进,涌现出一系列区域国别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然而,稍显不足的是,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对各国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介绍,或者是关于各类区域国别专题的研究文章,而较少有各对象国和地区该如何研究的介绍,也即是说,缺乏特定国别和区域研究方法的文献。
实际上,这也是区域国别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所需要做的事:总结出关于该对象国或地区的研究方法。此即本系列“手册”书名的由来,也即提供一种关于该领域的工具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丛书总结特定国别或区域的研究方法,是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工具书。将深耕该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心得、研究资源等系统整理,能助力后来者高效开展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丛书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出品。该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3月,是学校为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能力,着力打造的跨界交叉学科和新型智库平台,现有12个国别和区域的研究分支机构。2023年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4年入选CTTI来源智库、获批重庆市新型培育智库。
《巴西研究手册》是本套丛书的第一本。本着便捷实用的原则,结合过往从事巴西教学和研究的经历,按照“洋葱”结构,本书将巴西信息分为里层(历史、地理、文化、社会)、中间层(民族、家族、宗教、媒体)和外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附件(美国的巴西研究、巴西的中国研究和中国的巴西研究)四大部分。根据研究领域细分的思路,系统整理了里层、中间层、外层和附件共计15个领域的组织机构、学术研究和电子资源方面的资料,力求全面展现巴西重要信息源头。
期待通过本书的尝试,能够初步汇集巴西研究所必需的重要资料来源,便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或从业者快速查找所需资料,从而能够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务工作,实现全方位快速、准确认知和理解巴西的目标。
本书所呈现的知识图谱是构建巴西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在实施的巴西断代史资料库、人物、时间、机构、问题、政策分析支柱、重要领域运行机制和基础知识一道,共同组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巴西知识工程。通过上述系列努力,务实推进巴西研究,为中国的巴西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早日成形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谌华侨,法学博士,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巴关系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与巴西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游雨频,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语学士,澳门大学翻译(葡汉)文学硕士,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葡萄牙语专业教师。研究领域为翻译学、葡语国家区域国别学,主持或参与6项省部级、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已发表论文、译文数篇。已出版译著《葡萄牙科学史》《物托邦》《祭父书》等,即将出版编著《学生赛事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实践与案例》。
(区域国别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