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报》

文明之光:洒向人间皆是爱

云端连线有“医”靠

2025-06-10     浏览(22)     (0)

本文讲述了滨医人奉献社会的各种事迹,包括医护人员在万米高空紧急救援、组团式援外医疗队、滨州市水落坡镇“第一书记”团队搭建健康服务网络微信平台等。滨医人以仁心妙术为笔,在文明的长卷上镌刻下医者的担当与温度。

“今天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写下这封信,恳请贵院代为转达我对孟祥赟医生在万米高空紧急施救的崇高敬意与深切谢意。”近日,学校附属烟台口腔医院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来自广州的周梅女士在信中讲述了该院医生孟祥赟在航班上对她进行紧急救援的感人事迹,高度赞扬孟祥赟“生命至上的专业救援”“仁心仁术的精神传承”“感动延续的医者风范”,由此,这段滨医人万米高空救援的暖心故事铺陈开来。

据了解,在广州飞往烟台的航班上,周女士突发心脏不适,全身冷汗、胸口剧痛、意识模糊。危急时刻,学校附属烟台口腔医院医生孟祥赟冲上前去,立即投入抢救。他迅速评估周女士生命体征,指导调整医疗区和患者体位,配合乘务组完成补液、生理指标监测,为后续急救争取到宝贵时间。在长达45分钟的施救过程中,他半蹲或半跪在狭窄的机舱,始终用掌心托住周女士手腕按摩穴位,关注脉搏动态,也关注着周女士的情绪状态,保持与周女士的良好沟通,有效缓解了其焦虑情绪。

“我深刻感受到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早已超越科室与职场的界限。”周女士在信中提到。航班降落后,孟祥赟和地面医护人员做了详细的沟通与交接,事后还与周女士同事联系,确认其身体状况。这种“全程负责”的态度让周女士和家人十分感动,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孟祥赟的感激之情,也希望医院医护人员这种“大医精诚”的精神能为更多人所知。

提及救人时的情形,孟祥赟直言:“当时只想着救人,没有别的念头。”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身为医者的本能反应,事后,他也并未和任何人提及,直到医院收到了这封表扬信。近 日 , 学 校 附 属 中 医 医 院 高压氧治疗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9岁的脑部肿瘤术后患儿阳阳(化名)。因阳阳术后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功能受损等症状,家属选择学校附属中医医院进行高压氧康复治疗。令人欣喜的是,通过7天的“高压氧+现代康复训练”综合干预,患儿从坐轮椅到独立行走,从言语断续到表达流畅,实现了康复新进展。

入院前,阳阳在外地某医院完成脑部肿瘤切除手术,虽成功清除病灶,却遗留右侧肢体肌力下降、语言功能受限等问题,仅能依靠轮椅活动,语言交流仅能吐出零散词汇。学校附属中医医院为其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每日高压氧治疗激活脑细胞代谢,配合针灸推拿疏通经络,并由康复师指导肢体功能训练。在医护鼓励下,阳阳第3天就首次脱离轮椅,第5天可自主做一些粗略动作,第7天言语功能基本恢复且独立行走距离超过10米。“孩子从沉默寡言到主动说笑,每一天都让我们热泪盈眶!”阳阳的母亲哽咽道。

出院当日,家属将一面锦旗送至高压氧治疗中心,感谢医护的专业与温情。阳阳的快速康复得益于四大核心因素:高压氧治疗、中西医协同增效的治疗方案、患儿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医患全程的高度协同。目前,阳阳已可以正常生活,后续将继续接受阶段性高压氧治疗以巩固疗效。5月31日,在距离祖国近4000公里的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学校烟台附属医院整建制派出的第4批援基里巴斯中国(山东)医疗队员,再次走进社区村庄,为居民测量体温、血压、血糖,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健康建档。恰逢端午佳节,队员们还向基方同事赠送粽子,讲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以粽为媒增进文化交流。

自去年12月16日进入该国汤格鲁中央医院工作以来,医疗队已组织12次本岛义诊和1次外岛巡诊,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他们为大使馆、当地群众、华人华侨、中资及民营企业人员以及中国驻外专家组等提供了科普宣传、健康咨询及诊疗在内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为出行不便的村民们免费检查血压、血糖、关节疾病、肠胃等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受到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

同时,医疗队员们采用授课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警员们详细讲解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并现场指导警员们进行实操练习。

这支充满爱心与责任的医疗队将继续在基里巴斯这片热土上书写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中基两国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近日,“鲁藏一家亲·爱牙护齿行”为爱朗读口腔宣教计划走进聂拉木启动仪式在聂拉木县幼儿园举行。此次活动由烟台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主办,学校附属烟台口腔医院、罘山书院承办。

烟台市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援藏医生王栋代表学校附属烟台口腔医院为幼儿园捐赠120本爱牙护齿主题绘本,并和老师们通过藏语、汉语两种语言为孩子们朗读绘本《小熊不刷牙》,开展口腔宣教,提升当地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

自2017年开始,烟台市在西藏自治区率先启动了组团式医疗援助工作。2025年,烟台市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招募,学校附属烟台口腔医院医生王栋主动请缨,经过层层筛选,成为烟台市第一位医疗援藏的口腔科医生。

王栋抵达聂拉木县中心医院后,发现该院口腔科长期面临物资短缺问题,科室仅能开展拔牙、简单洁治和补牙等基础操作。学校附属烟台口腔医院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组织全院筹备物资,短时间内集齐窝沟封闭剂、根管测量仪、机用根管锉、树脂充填材料、硅橡胶、藻酸盐等涵盖儿童口腔预防、根管治疗、树脂充填、修复治疗等领域的物资,总价值6万余元。在学校滨州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封来自农村老人的特殊信件,如同春风般温暖了科里的所有医护人员。这位老人住院期间不知道在何处买饭,该科张青青医师得知后,不仅为他忙前忙后,还自费买来可口的饭菜送到床前。这一举动让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托邻床陪护代笔,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作为神经内科的骨干力量,张青青医师不仅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各项疾病的诊疗技术,还在头晕、眩晕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将最新的治疗技术引入医院,极大地提升了科室的整体医疗水平。2023年,在利津县中心医院帮扶期间,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头晕、眩晕相关疾病诊治及前庭功能检查的培训活动,指导诊疗了数百名患者,助力当地医疗水平提升。

除了医术精湛外,张青青医师更以她的贴心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她每天坚持早到科室,仔细查看每一位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她总说:“患者把健康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一位患者曾感慨地说:“张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让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多年来,她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不计其数。近日,一条紧急求助信息出现在滨州市水落坡镇“第一书记”健康服务群,“群里的各位领导专家好,想咨询一下,突发性头晕眼斜、短暂失明,能给预约上科室吗?”学校省派“第一书记”徐昭民立即回复“我给您预约”。根据经验,徐昭民判断病人疑似为中风症状,最佳治疗时间为3-4小时。因病情紧急,他立即联系好学校滨州附院神经内科主任陈金波,为病人提供紧急救助。因得到“黄金四小时”内及时救助,最终患者并无大碍。水落坡镇“第一书记”的暖心救援让驻地群众健康有“医”靠。

据悉,学校派驻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第一书记”团队依托学校附属医院资源优势,根据当地群众健康就医需求,积极搭建起“第一书记”健康服务网络微信平台,并开通紧急就医绿色通道,为驻村群众网上寻医问药提供方便。目前入群群众达150多人,已组织医疗专家线上诊疗6次,解决健康问题60多件,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就医和入院需要。近日,校团委收到了来自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表扬信,对我校口腔医学院“红心铸梦 ‘医’路同行”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红心实践队”)用无私奉献诠释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的事迹点赞。信中说:实践队在延期间沉下心、扑下身、埋头干,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分享交流。获评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荣誉称号。

“红心”实践队成立伊始,就围绕“探究延安红色文化与医学生综合素质融合的社会实践”这一主题,深入延安革命旧址、乡村振兴一线。

他们走访杨家岭、王家坪革命旧址等红色地标,运用摄影、短视频制作等专业技能,策划主题纪录片,多维立体展现革命精神与红医精神,以年轻化表达让延安精神“破圈”传播。

他们参观文艺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重走红色足迹,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坚定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他们走进延安乡村,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口腔科普课堂等公益活动,为村民提供巴氏刷牙法、牙线牙缝刷使用等技能培训,并捐赠了牙刷、牙膏等口腔基础护理用具。

回校后,他们和老区人民的联系没有断。团队一一汇总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口腔问题,后续通过邮寄个人口腔护理建议书的方式,助力村民提升口腔健康意识……

在滨医,文明之光的传承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叙事,而是无数师生医护员工用仁心与行动编织的精神图谱。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深沉,从临床病房到办公室,从援外医疗的国际舞台到社区义诊的基层角落,滨医人以“仁心妙术”为笔,在文明的长卷上镌刻下医者的担当与温度。 文/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