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池州学院 - 《池州学院报》

【记者观察】

青春志愿行,雷锋薪火传

——学雷锋月主题采访侧记

作者:学生记者:储蕾 方倩倩 杜安琪    
2025-03-31     浏览(7)     (0)

(图片来源:新媒体工作室)

阳春三月,微风轻拂,学校里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在这个满溢着爱意与奉献的美好时节,同学们纷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用爱心传递温暖,以担当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为此,大学生记者团开展“学雷锋月”主题采访活动,一同感受池院学子用青春践行雷锋精神的灼灼热情。

守护校园,环保与秩序中的雷锋身影

校园,是同学们学习与生活的温馨家园。在学雷锋月期间,众多同学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家园的美好。商(法)学院2023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叶佳其参与了校园环保志愿活动。他介绍道:“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校园垃圾,并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当看到原本杂乱的区域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干净整洁,听到同学们对我们的认可和夸赞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在叶佳其眼中,雷锋精神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大家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让校园变得更加美好。

艺术与教育学院202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周若妍则参与了校园电动车摆放活动。她分享了一段经历:“有一位同学因匆忙赶去上课,停车时比较随意。我便主动上前提醒并帮助他规范停放电动车,同时向他讲解了保持校园环境整齐有序的重要性,还告诉他这也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后来我发现,这位同学每次停车都非常规范。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小小行动能够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走出校门,温暖社会的青年力量

池院青年还踊跃走出校门,将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外国语学院2024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张姣参加了社区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她说道:“在活动中,我们为老人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耐心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在与老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孤寡老人除了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关怀。我们的陪伴和倾听,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柳前往城郊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她表示:“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这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接触素质教育的机会较少。我们希望通过支教,为他们带去课本之外的知识与乐趣,帮助他们拓宽视野。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我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也体会到奉献所蕴含的快乐与意义。”

组织引领,师生共筑志愿精神

在学雷锋月活动中,青协学生干部发挥了关键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商(法)学院2024级审计学专业的曩宇佳作为青协干部,分享了活动筹备背后的故事:“在活动前期,我们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和形式,制定详细的计划,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宣传材料。我们始终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结合实际需求精心设计活动,目标是弘扬雷锋精神,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为了吸引更多同学参与,他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海报、班级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并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统计学专业的桑小烨也提到:“青协组织起到了凝聚志愿者力量、搭建服务平台、传播奉献理念的作用。通过组织各类志愿活动,我们将雷锋精神具象化,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和传承。同时,我们还设置了激励机制,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相应加分等,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

辅导员和团委老师们在背后默默支持与引导着同学们,为学雷锋月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余道棋老师认为:“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旅游与历史文祎化学院的纪轩老师则表示:“学校团委组织本次雷锋月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们通过调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结合时代特点和校园文化,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活动形式,如线上互动、创意比赛等,确保活动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池州学院的校园里,雷锋精神已深深扎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池院学子将这份爱与奉献不断延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