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光束》

——写在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之际

作者:■  马琰    
2025-06-12     浏览(38)     (0)

这篇文章描绘了走进人大校园的景象,描述了人大家书博物馆中八万封家书的珍贵和价值,以及其中蕴含的国家和人民的情感。博物馆的静谧和时代列车的轰鸣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人大家书博物馆是家书的红色故乡,诉说着千家万户的心声和天南地北的儿女情长。

走进人大校园,

沿着柏油路前行,

那高高的白杨树,

像是坚挺的卫兵。

眼前一片开阔的草坪,

藏书馆前阵阵微风,

人大家书博物馆,

我们脚步放轻,

拾阶而上怀着激动的心情,

那道光束亮了人们的眼睛。

八万封家书藏人大,

银河落满闪烁的繁星,

艰苦卓绝的日子里,

笔下行云皆是家国情。

仿佛听到志愿军的冲锋号声,

好像看到朝鲜战场烈火熊熊。

聆听到母亲的声声呼唤,

海峡两岸的相思泪珠晶莹。

博物馆很静很静,

却听到时代的列车轰鸣。

 

岁月似水流淌,

墨迹成金淡淡留香,

藏的是百姓家书,

扛的是国家希望。

人大家书博物馆,

家书永远的红色故乡,

诉不尽千家万户心心念,

理不清天南地北儿女情长。

尺翰之美,

光束清亮!

(作者系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