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浩 特约记者 谭辉 通讯员 袁伟)5月底,勘探开发研究院传来消息,山前注氮气解水锁提采技术在实验室中取得新的突破,为今后向生产实践推广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各老油气田地层压力衰减加速,老油气区油气水界面复杂,开发形势严峻。面对复杂的油气藏构造,油田坚持以地质认识为基础、技术创新为手段、经济效益为核心,不断优化开发策略,制定差异化技术对策,研发或引进应用一系列提采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以超深高温高压试油完井、储层改造、控水采气、多元注气驱油、井筒解堵等为代表的一批油气开发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油气采收率。
在碎屑岩区块,常规注水开发工艺提采空间有限,油田积极探索多元注气驱油技术,“十三五”重点攻关天然气重力混相驱,“十四五”重点攻关注储协同和非烃类气驱,不断开辟提采新路径。
受天然气气源影响,以氮气、减氧空气、烟道气、空气为主的非烃类气驱成本相对低廉,已成为油田碎屑岩油藏提采试验攻关的重要方向。2022年以来,油田优选哈得4、塔中12S、轮南2等区块,持续开展注氮气、减氧空气、CCUS-EOR等非烃类气驱井组试验,展示出良好作业前景。以CCUS-EOR为例,油田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开展“顶注底托”双向驱替开发试验。2023年1月,油田在轮南2井区首次启动先导试验,两年来持续攻城拔寨,注二氧化碳井已取得阶段性突破,该井区采收率有望整体提升15%。
在碳酸盐岩区块,面对该类油藏高产但不稳产的特性,油田经过长期技术磨合,基本确定形成深层高温高盐油藏“注气驱为主”的提采技术方向,目前已优选多个区块和断裂带,制定针对性的开发提采技术政策,采收率有望整体提高12个百分点。
对于塔北地区潜山、层间岩溶储层和富满油田的断控破碎体油藏,油田按照碳酸盐岩不同区块特点、流体性质和水体能量,制定了差异化注气提采技术政策。塔北地区潜山、层间岩溶储层以单井注气吞吐或单元注气驱油为主攻方向,富满油田优先采用注气重力驱。两年来,油田在富满油田大力实施富源210、满深4、哈得302H、哈得32-H1等4口井注气先导试验,通过精准施策,原油采收率有效提升,其中哈得302H井组阶段注气2933万立方米,阶段增油3.42万吨。
在储层改造方面,以超深高温高压储层改造技术为例,油田通过精细规划近井裂缝品质分类,优选改造工艺,完善裂缝网酸压、缝网压裂两套主体技术,有力推动库车山前天然气规模效益开发。全面推广储层复合分层改造工艺后,克深10井日产气能力从4.2万立方米跃升至34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