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吉林西部油气新能源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构建技能专家工作室培养体系,通过“精准培育、暖心激励、创新突破”三大举措,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数据显示,该公司高技能人才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2年的29人跃升至2024年的108人,增幅达272%;在近两年采油、集输工种技能竞赛中斩获奖牌15枚;西部地区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7.7%,人才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为吉林油田数字化转型和新能源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准滴灌培育:校准人才培育“精度”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智慧型、创新型技能人才,是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埋下的重要储备。”这是西部油气新能源公司人力资源部王文学主任在今年工作室活动会议上提出的鲜明观点。围绕基层班组提质增效和解决生产难题两大目标,工作室创新构建了“线上线下靶向滴灌”培养体系,针对每位技能人才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特点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
144站技师丁岩专注解决生产现场难题,工作室为其规划了技术攻关方向。而在油气处理一站,高级技师潘国峰因技术全面且沟通能力强,被规划为带动团队成长的导师角色,他总结多年经验形成的提质增效方案已在班组内广泛应用。此外,还有精通电路设计与故障维修的技师常海滨、锅炉燃烧器维修领域的行家里手马占武等,他们通过“一对一”结对模式,将自身经验和技术传递给青年骨干,进一步扩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辐射效应。
厚植成长沃土:传递惜才重才“温度”
西部油气新能源公司不仅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更致力于营造尊重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采油高级技师赵红涛便是典型代表之一。自2016年起,他在公司青工竞赛中屡获殊荣,凭借出色表现于2019年3月被提拔为采油队技术员,如今已担任采油四队副队长。像赵红涛这样从技师队伍走向管理岗位的还有张旭辉、王海鹏、孙刚等人。
与此同时,一批优秀员工如王东旭、潘国峰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经过重点培养,他们在2023年公司师徒大赛中勇夺集输组金牌。在激励机制方面,这个公司实行“竞赛奖励双倍匹配”政策。“我们不会亏待任何一名优秀的员工。”这样的承诺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如今,技能专家工作室组织的线上培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甚至不少员工自发利用业余时间前来学习。夜晚的工作室灯火通明,成为员工深造的夜校。来自长庆工作的张雪便是在休班期间专程从松原赶来学习。“我们看重的不是金钱,而是公司对技能人才价值的认可,这是一种荣耀。”她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心声。
突破创新边界:淬炼守正创新“锐度”
在各类赛式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技能专家工作室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并用规则和制度规范每个环节。工作室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避免任何形式的特权现象。在交流活动中,为了确保“能者上,劣者下”,所有提交的资料均需由资深专家认真审核后确定发言人名单。
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激发了员工参与的热情。正如一位参赛者所说:“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一定能够得到认可。”
吉林西部油气新能源公司专家工作室勇于进取,奋力拼搏,成功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未来,随着“两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和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支队伍必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