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吉林油田智能举升全机型应用获新突破

2025-06-16     浏览(16)     (0)

吉林油田完成气驱井智能举升技术试验,建立网络平台模块并完成分析评价,为油田“两化”转型注入新动能。项目组优化软件功能,建立气驱井控制模块,并扩大二氧化碳驱智能举升技术试验范围。同时,对智能举升技术在全油田应用的设备稳定性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电参计产的可行性和判断方法。项目组还积极建立新木注采协同示范区,为公司的绿色能源企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本报讯(记者 杜琳琳 通讯员 张天鹤 田诗奇)6月11日,吉林油田顺利完成气驱井智能举升技术试验,已建立网络平台模块并完成分析评价,在智能举升全机型应用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油田“两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据采油工艺研究所智能举升工艺技术研究与试验项目组项目长田诗奇介绍,自立项以来,项目组首先对智能举升软件平台进行了升级完善。进一步优化软件界面,按不同采油厂、区块以及单井、双井、气驱井细化分类,为规模应用提供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软件功能,在瞬时数据显示中补充井口温度和井口油压参数,进一步增加井口产状数据量,提高油井动态认识。进一步完善软件模块,建立气驱井控制模块,在操作日志、曲线显示和瞬时数据中同步增加相关产气量参数,为软件平台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软件助力虽关键,现场试验亦不可或缺。自2024年11月以来,项目组完成了3次二氧化碳驱智能举升技术试验,最终确定了适配的气液分离原理,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及准确性评价。试验结果证明分离效果较好,且气液计量都较为准确。项目组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数据上传及网络平台气驱模块搭建。

为了提高技术应用认识,项目组还对智能举升技术在全油田应用的38口井,进行了详细的效果评价,分析了设备的稳定性及效果。同时,对电参计产的可行性和电参判断工况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智能举升技术的判断流程。

目前,项目组正持续扩大二氧化碳驱智能举升技术试验范围,评价分析效果并研究控压方法。进一步落实电参判断工况方法,优化智能举升平台软件,开展现场试验,验证优化评价指标。同时,积极建立新木注采协同示范区,对16口井开展硬件设备安装工作,并结合地面分注,注采协同认识层间规律,指导方案调整,为公司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