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工程学院 - 《徐州工程学院报》

彭城之味

作者:●人文学院/魏鑫果    
2025-05-31     浏览(9)     (0)

徐州地锅鸡是一道家常美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深受人们喜爱。本文详细描述了地锅鸡的制作过程和品尝体验,展现了徐州菜的粗犷中见细腻,浓烈处藏温柔的魅力。

徐州历史悠久,古称彭城,作为一个南方的北方城市,它在楚风汉韵的熏陶下拥有其独特的魅力。

彭城之味,向来不甚张扬。地域文化的融合中,滋养出独具一格的彭城风味。它不似江南美食甜腻,亦非川渝菜肴辛辣,更无粤地精细繁复。而是在中原厚土里长出的滋味,表面看似粗粝却隐藏着温厚,简单的食材里透着精致。

地锅鸡作为徐州人的看家菜,无论是普通狭小的苍蝇小馆,还是宽敞明亮的高档饭店,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每次与好友约饭,第一个想到的菜就是地锅鸡。

口味最纯正的地锅鸡,绝对不是在华丽的大饭店,而是在平平无奇的小饭馆里。用地锅加柴火烧制而成,而非现代的燃气。当一道地锅鸡端到面前,铁锅里的汤汁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那声音像是某种神秘的召唤。筷子尖刚触到鸡块,就能感受到肉质恰到好处的弹性,既不是嫩得发虚,也不是老得塞牙。牙齿轻轻一合,鸡肉便顺从地分开,纤维间渗出浓郁的汁水,烫得舌尖微微一颤,却是痛快地烫。

最妙的是那层鸡皮。在铁锅的慢煨中,吸饱了酱汁的精华,变成半透明,裹着一层晶亮的油光。入口时先是微微的韧性,继而化作满口的鲜香,黏糯中带着一丝焦脆,那是紧贴锅底时留下的印迹。皮与肉之间还连着薄薄一层金黄色的油脂,入口即化,油而不腻,反倒把滋味衬得愈发丰富。土豆炖得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戳就断成两半,闪着油光。含在嘴里不用嚼,舌尖轻轻一压就化开了,沙沙的口感里带着鸡肉的鲜和酱料的香,中间还藏着几丝若有若无的甜味———那是淀粉在铁锅高温下转化出的糖分。

锅边的面饼最是出彩。浸在汤汁里的部分膨胀得像海绵,每一个气孔都饱含着鲜美的汁液,咬下去时汤汁会从饼芯里溢出来,烫得人直呵气。而贴在锅边的部分则烤出了一层金黄的硬壳,脆得一口下去能听见“咔嚓”的声响。一块饼子,两种口感,在唇齿间交替上演,让人忍不住一块接一块。

就算偶尔咬到一粒花椒,麻味便突然在口腔里炸开,却不恼人,反倒把其他滋味都唤醒了似的。那些藏在肉缝里的碎蒜末,经过久煮早已没了辛辣,只余一缕幽香,在喉头久久不散。辣椒的劲道是慢慢上来的,起初只是微微发热,待吃到第三块时,额头已经沁出细汗,却停不下筷子。

最后舀一勺浓汤浇在米饭上,米粒顿时油光发亮。汤里沉淀着各种精华:细碎的鸡肉末、化开的土豆泥、漂浮的油星子……一口下去,稠厚的汤汁裹着米粒,各种滋味在嘴里层层铺开,暖意从食道一直蔓延到胃里,整个人都舒展开来。待到放下筷子,才发现嘴唇微微发麻。铁锅里的残汤,表面凝着一层金黄的鸡油,在灯光下微微晃动。一顿地锅鸡吃下来,不仅是填饱了肚子,更像是经历了一场味觉的盛宴。

徐州菜粗犷中见细腻,浓烈处藏温柔,一如彭城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