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导向,紧抓考研和就业,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要求,主动作为,加压奋进,着力落实好就业服务保障各项工作,稳中提质拉高就业民生标线。近3年来,学院高质量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位居学校各学院前列,其中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达87.26%,再创历史新高,物教2001班37人全员实现100%高质量就业。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学院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工作总基调,健全全员促就业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书记、院长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成立学院就业工作专班,形成主要责任人亲自部署、分管责任人靠前指挥、各系(室)协同推进、学生工作人员具体落实、研究生导师和班主任全面参与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全院全员全方位促就业工作格局。学院多次组织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分析专业行业就业前景,制定就业工作方案,统一思想认识,部署务实举措,推动促就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强化思想引领,明确发展目标。学院将就业教育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注重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在全面摸排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做好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宿舍沙龙等方式,家校联动共同做好教育引导,扎实开展毕业生廉洁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就业目标。学院积极营造就业浓厚氛围,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就业群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多频次筛选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及行业动态,方便学生了解最新情况。积极选树考研、就业、科技创新等先进典型,打造考研和就业光荣榜,持续加大榜样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榜样、做榜样”浓厚氛围。
强化帮扶指导,全程精准供给。学院建立健全信息完备、动态更新的毕业生个人就业信息台账,“一人一策”分类制定指导方案,并实行“销号管理”。针对意向求职就业毕业生,学院坚持全过程精准帮扶指导,组织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指导、岗位推介、企业见习实习、分类别开展经验分享等就业指导服务,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针对考研学生,学院坚持全环节学业精准帮扶,结合学生备考进度,组织开展学业答疑、经验分享、慰问助力、复试和调剂等专项辅导活动,有效提升考研学子录取率,近3年毕业生平均升研率达50%。同时,学院为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托底,做好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就业指导服务不断线。
强化资源拓展,促进供需匹配。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挖掘就业岗位资源,持续为毕业生匹配需求。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打造“就业大巴”“就业体验日”、举办行业专场宣讲招聘会等特色双选活动,让毕业生全面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发展状况,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深入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计划,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院现有专业,分行业、分区域进行对接走访,先后赴江苏常熟、福建泉州、山东青岛等省内外光电行业、半导体行业等成熟发达地区进行调研走访,为毕业生持续开拓就业市场、挖掘就业岗位。积极拓展基层就业空间,组织实施好选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投身军营,激励引导广大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强化支持保障,提升服务质效。学院充分发挥就业工作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任课教师、优秀校友、合作企业等多方力量,加大工作联动,着力加强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场所,不断延伸服务功能,落实“一线工作法”,深入学生教室、宿舍等区域,扎实开展谈心谈话,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持续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就业工作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确保就业工作有序平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