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大报》

学校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暨AI思政创新实验室建设研讨会

2025-06-12     浏览(27)     (0)

本报讯 6月5日,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暨AI思政创新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在创新港召开。省内相关单位、兄弟高校及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远主持开幕式。

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从战略支撑、使命责任、根本方向、发展路径、开放格局五方面就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提出要求。他强调,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年”为契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先导计划”,充分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优势,积极探索AI+教育新形态,全面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AI思政创新实验室要坚持守正创新、铸魂育人、知行合一、开放文明、AI赋能,并深化产教融合,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红霞表示,省社科联将持续推动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以人文视角回答“时代四问”,以人文价值解码数字规律,以人文智慧驱动创新转型,以人文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卢建军、高红霞为我校AI思政创新实验室揭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宣布AI思政创新实验室专家名单,并为实验室咨询专家颁发聘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为实验室主任、常务副主任颁发聘书。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崔友平分别作主旨报告。我校网信中心主任锁志海介绍了“交晓智”平台建设情况。与会人员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所面临挑战及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在‘大思政课’中的应用与探索”“AI赋能思政课教学评估模型研究、功能定位、创新实践及队伍建设”“AI在思政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关于AI时代‘大思政课’的思考”“AI思政创新实验室建设”等内容作了分享交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总结发言,表示AI思政创新实验室将以创新为驱动、以安全为底线,实现思政教育的智能化升级,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校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赋能年”,正持续构建人才自主培养的新体系、打造科技联合攻关的新高地、探索学校治理体系新形态、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的新范式。学校将以“人工智能先导计划”为起点,把AI赋能思政教育作为重要项目纳入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耕AI赋能教育的新生态,谱写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

(党委宣传部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