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洛阳师范学院 - 《洛阳师院报》

摄影欣赏

第102期

绿荫下的同行

2025-05-31     浏览(53)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品茶时,紫砂壶的细节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作者对紫砂壶的感受和联想。作者通过紫砂壶的细节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表达了对茶和紫砂壶的喜爱之情。



暮色在紫砂壶腰身上晕染时,书页间的光阴开始变得黏稠。茶汤第七次续水后,浮沉的碧螺春终于褪去羽衣,像某种远古生物缓缓沉入杯底。窗纱上菱形的光斑向西移动了七度,恰好停在那本《草木笔记》的「苔藓」章节,将纸页上的拉丁学名晒成金箔。

壶身有道冰裂纹,是去年惊蛰夜骤冷时迸开的。此刻裂纹里游着几缕茶渍,倒像雨季涨水的溪涧。当我的指尖无意识抚过裂痕,忽然触到壶底某个隐秘的凸起——制壶人用紫泥补过的气孔,触感竟与楼下玉兰树新结的瘿瘤相似。父亲曾说这壶泥料取自太湖底层的青骨泥,沉积着万历年的月光。

书签是片半透明的蛇莓叶,叶脉里还冻着去年冬至的霜。翻到地衣图谱那页时,叶缘突然在纸面投下细齿状的影,与窗外晾衣绳上的水珠阵列形成量子纠缠般的呼应。风掠过晾晒的苎麻床单,经纬间漾起的波浪里,突然浮出制壶人留在壶内的指纹——他用小楷笔杆压出的螺旋纹,正与壶中茶叶下沉的轨迹暗合。

茶海上的水痕漫漶成群岛,倒映着天花板的老式吊灯。那盏1974年出厂的荷花灯罩,玻璃瓣间积着四十九年的尘,此刻被西晒点燃,化作一团琥珀色的星云。吊链突然轻响,惊醒了沉睡在光束中的古早埃尘,它们旋舞的轨迹竟与壶嘴逸出的茶香同频,在空气中织出透明的洛伦兹吸引子。

窗台那盆石菖蒲抽出了第九根新叶。暗绿的叶鞘裹着某种类似青铜锈的纹理,让我想起这陶土花盆的身世——它本是郊区砖窑的次品,窑变产生的靛蓝裂纹里,嵌着几粒耐火砖的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