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校报》

光华璀璨,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

2025-06-03     浏览(29)     (0)

华东师大纪念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特邀历史学系教授和中文系教授进行对谈,以“光华璀璨,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为主题,畅谈光华大学的历史与传统。对谈活动吸引了近两百位师生线下和万名观众线上参加。 历史学者许纪霖指出光华大学是一流教授成群结队而来的私立大学之一,也继承了圣约翰精英办学、小班化教学、教学质量高等传统。光华大学的文学和新闻出版界校友名单很长,包括穆时英、田间、周而复等。徐志摩在光华大学培养文学青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华璀璨,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主题对谈活动举行      李行健/摄

本报讯(记者 田波澜)“华东师大接续传承了光华大学光辉璀璨的传统和精神。”知名历史学者许纪霖在对谈中说道。

5月21日下午,华东师大为纪念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特邀历史学系许纪霖教授和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作名家对谈,以“光华璀璨,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为题,畅谈光华大学的历史与传统。

对谈活动由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校史党史办主任汤涛主持。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济济一堂,近两百位师生线下、近万名观众线上聆听了这场重磅对谈。

一流的教授 出色的学生

陈子善从鲁迅应邀到光华大学做《文学与社会》演讲谈起,如数家珍般讲述了光华大学名师云集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的辉煌历史。他风趣地指出,鲁迅曾经到大夏大学演讲两次,到光华大学一次,跟华东师大渊源深厚,“鲁迅三次来到华东师大的前身学校,全上海没有一所大学是这样的。”

许纪霖从民国时期流传的“北有南开,南有光华”说起,认为光华大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他说:“天才总是成群结队而来。一个好的学校,通常好教授成群结队而来。因为有一流的教授,也就有出色的学生。当年光华的教授阵容简直是梦之队,这造就了光华的辉煌。”

许纪霖指出光华大学是爱国师生因声援五卅运动从圣约翰大学离校创建,也继承了圣约翰精英办学、小班化教学、教学质量高等传统。“光华出来的学生英文非常好。当年的考生在沪上众多私立大学中毫不犹豫首选光华大学。”

“著名作家周而复在回忆录里说到当年报考光华的原因,一是光华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二是光华一流的英文教学。”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名家,陈子善不仅有满腹经纶的学问,也有很多与光华大学校友交往的故事。从他讲述的故事里,可见光华大学的办学特质和校友对母校的情感认同。1980年代中期,陈子善到宁波开会见到周而复,当对方得知陈子善来自华东师大时特别热忱。光华校友、著名历史学家张芝联也因同样的理由对陈子善格外亲切。

谈起光华大学的教学质量,陈子善指出一流的教授和出色的学生是教学质量高的保证和标志。“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档案文献展列举部分任课教师68位,有胡适、徐志摩、潘光旦、施蛰存、钱基博、钱锺书、萧公权、黄炎培、李石岑、吕思勉、廖世承、田汉、余上沅、叶圣陶、郭绍虞、孙大雨等,群星璀璨。”

光华大学办学26年,培养各类人才14000多名。陈子善指出仅文学和新闻出版界,就有穆时英、田间、周而复、赵家璧、端木露西、丁景唐、邓拓……“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我们经常讲华东师大作家群,也不能忽视光华大学作家群,光华大学作家群的成就也很高。”

“这就要提到徐志摩在光华大学培养文学青年所起的作用。”陈子善说:“我们以前讲鲁迅培养文学青年,徐志摩同样也培养了很多文学青年,成就也很大。徐志摩创办的《新月》杂志培养了很多青年作家,很多都是光华出来的。据初步统计,《新月》发表光华学生作品10多篇,有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这些都是徐志摩经手发表的。”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