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用心做“食”事 不负好“食”光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思政实践与创新探索

作者:孙慧敏  李昂    
2025-06-11     浏览(30)     (0)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实践,以思政教育为魂,以专业特色为体,以实践育人为用,成功探索出一条将“食品元素”深度融入“大思政”格局的特色路径。该教育体系将食品行业特质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培养“懂食品、守底线、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第一粒扣子”,是贯通“三全育人”体系的关键起点,更是赋能学校“冲一流”战略目标的基础工程。面对新生普遍存在的专业认知模糊、行业使命感缺失、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等现实挑战,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食科学院”)立足学科特色,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创新构建了“价值引领-专业嵌入-实践驱动”三维融合的新生入学思政教育体系。该体系将食品行业特质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着力培养 “懂食品、守底线、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学校“冲一流”建设注入源头活水,其探索与实践具有显著示范意义。


一、价值引领:筑牢信仰根基,校准青春航向,为“冲一流”注入精神动力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学子投身“冲一流”伟业的不竭动力。学院将价值塑造置于新生入学教育首位,精准滴灌,固本培元。

(一)“开学第一课”淬炼理想信念“面团”

聚焦家国情怀与农科使命:学院紧抓新生报到后“开学第一课”、“专业第一课”契机,由党政领导、资深教授主讲,内容紧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使命与食品行业发展前沿,引导新生深刻理解“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兴农的伟大实践,立志做粮食安全的“守护者”和食品科技的“开拓者”。组织新生集体参观校史馆,感悟学校“登高必自”的奋斗历程与“扎根大地、躬耕不辍”的精神底蕴,厚植爱校荣校情怀,增强归属感与使命感。

强化规矩意识与安全底线:系统开展校纪校规、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防诈骗等专题教育,通过《学生手册》学习、应知应会测试、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为新生的思想行为划红线、立标尺,筑牢安全稳定防线,为潜心学习营造良好环境。

(二)“青马工程-精神保鲜计划”封装价值观“原料”

榜样引领,朋辈示范:实施“精神保鲜计划”,精心遴选在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志愿服务、自强不息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年级党员、团员骨干,组建“新生领航团”,通过事迹报告会、成长沙龙、结对帮扶等形式,分享奋斗故事与心路历程,用“身边榜样”的可感可学,激发新生见贤思齐、明确目标的内生动力。

党团联动,理论铸魂:深化党团共建机制,推行“党小组+团小组”结对模式。依托“五个一”工程(精读一本理论著作、参与一次主题研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分享一次学习心得),由党支部策划,党员领学,带动团员共学、党团联学,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学习研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感召青年自觉担当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二、专业嵌入:激发内生动力,夯实成才根基,为“冲一流”锻造专业本领


学院精准对接“冲一流”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将专业认知教育与职业发展启蒙前置,破解新生迷茫,点燃学习热情,锻造过硬本领。

(一)“分专业导学+沉浸体验”调和认知“泡打粉”

精准滴灌,明晰方向: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等专业方向,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讲导学课。内容涵盖学科前沿、师资力量、核心课程体系、实验平台资源、国际交流机会、升学就业前景及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大食物观”等战略,深刻阐释专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帮助新生构建清晰的专业认知地图。

场景沉浸,具象感知:打破理论抽象性,设计“科研实验室初认识”、“食品车间初印象”、“品酒实践课”(葡萄酒专业)等特色环节。组织新生深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试车间、合作企业生产线,亲眼目睹科研过程,亲手触摸生产设备,亲身体验产品,在感官冲击与场景浸润中深化对专业的认同与热爱。利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新生动手制作月饼、青团等节令食品,在传承“食文化”中体悟专业魅力。

(二)“科创启蒙+双向奔赴”发酵创新“酵母”

前置渗透,点燃火种:在大一上学期即启动 “科创原料优选坊”计划。邀请校内外专家、获奖团队负责人,举办创新创业赛事 (如 “互联网+”、“挑战杯”、食品创新大赛)解读会、优秀项目路演、企业家论坛、学科前沿讲座,系统介绍赛事规则、创新思维方法、产业痛点与技术趋势,启蒙创新意识,点燃科创热情。

打破壁垒,精准匹配:大一下学期实施“风味调和庐”师生互选机制。打破传统专业和年级限制,学院开放所有教师(含企业导师)研究方向供新生了解。通过师生见面会、实验室开放日、线上交流平台,学生基于兴趣和初步认知,自主选择心仪的科创导师;导师则在互动中深入了解学生特质与发展意愿,实现“双向奔赴”。此举极大提升了学生参与科创的主动性与匹配度。

系统孵化,储备尖兵:成功组队的项目在大二进入 “食创焙炼场”———学院科创训练营。训练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风险投资人、成功创业者,对项目进行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商业模式等多维度打磨。学院提供场地、小额启动资金及导师深度指导,建立优质项目储备库,为冲击国家级高水平竞赛和未来服务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直接赋能“冲一流”的科研与育人指标。


三、实践驱动:融入社会课堂,砥砺担当精神,为“冲一流”厚植家国情怀


学院坚持将实践作为深化认知、锤炼能力、塑造价值的关键环节,推动新生在服务社会的“大课堂”中经风雨、长才干、作贡献。

(一)“耕读食育”勾芡文化传承“浓汤”

深挖“食”文化育人价值:以“以耕读传家,食育育人”为理念,深度结合食品专业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流动食育课堂”,利用新媒体(sdau食代青年微信公众号),结合二十四节气,讲述各地饮食文化、营养知识、食品安全与餐桌礼仪。设计“一粒米的旅程”等主题展板,参与学校耕读文化节,引导新生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文化浸润中强化专业认同与传承创新的使命感。

推动“五育融合”实践:创新性实施“食育+”融合育人路径。通过“食育+德育”(餐桌礼仪、节俭美德)、“食育+智育”(食品科学知识普及)、“食育+体育”(营养与健康)、“食育+美育”(食品造型与鉴赏)、“食育+劳育”(食品制作实践),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入日常饮食文化教育,实现润物无声的全面育人。

(二)“乡村振兴实践”爆炒担当“热菜”

融入国家战略,强化使命驱动:将新生教育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学院依托在全省建立的1万多个乡村振兴驿站,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即进行广泛动员与专题培训。2024级新生参与“大调研”及驿站相关实践活动比例高达82%。

深入基层一线,践行知行合一:新生们利用假期或课余,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食品加工企业、农户家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讲、农产品保鲜技术需求调研(如樱桃、苹果等特色农产品)、低升糖食品等健康食品认知度问卷调查。他们不惧辛苦,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相关事迹被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食品学子 “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这种“接地气”的实践,不仅深化了专业认知,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了意志品质,强化了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为学校“冲一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三维融合催生“食”代新人“硬核”成果印证育人“醇香”


三维融合的新生入学思政教育体系自2020年实施以来,学院每年面向新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200余场次,网上推出教育类文章110-120篇,阅读量约12万人次,有效催生了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学生在政治理论水平、学习成绩、精神风貌等方面成绩均有提升。

思想教育有声有色。在距离建党百年倒计时100天时,学院100名学生党员组成党史分享团,开展“百人·百天·讲百年”党史分享主题教育活动,成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一张亮眼名片。

榜样引领示范先行。学院涌现出一批志存高远、实干奋进的先优典型代表,涌现出毕业后直博清华大学的于凯铭、获国家奖学金推免至江南大学的张晓驰等一大批先优典型50余人,“魅力食科学子”引领学院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超”优良学风舍风院风氛围。

学风建设气正绩优。学生学习习惯向上向好,自觉性日益增高,学院社区文明安全成绩、学生课堂考勤率一直名列前茅。学生成绩优良率突破70%,2025届考研率较2024届提升10个百分点。举办学院学风建设表彰大会,树正气、育好气,养实干之气。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食科学子在学校新生合唱比赛、健美操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比赛中成绩均名列前茅,提振了食科学子的信心。先后获得山东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获得最佳提案、山东省“公寓的故事”一等奖等省级奖项25项。

创新创业提质增效。每年培育12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大三学生双创团队全覆盖。坚持赛事驱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依托新品味等校级双创赛事,挖掘潜力项目,产出成果数量与质量均有提升,本科生常宽一作发表影响因子16.744的文章。学院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4项、省级铜奖5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均实现学院历史性突破。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实践,是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学校“冲一流”战略的生动写照。它以思政教育为魂,以专业特色为体,以实践育人为用,成功探索出一条将“食品元素”深度融入“大思政”格局的特色路径。学院将继续深化“价值引领-专业嵌入-实践驱动”三维融合模式,不断擦亮这一思政育人品牌,引领一届届食品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和更加丰硕的育人成果,为山东农业大学决胜“冲一流”贡献坚实的食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