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维系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关键资源。随着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发展,传统作物品种和畜禽资源正加速流失,如何平衡生产需求与生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搭建了共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对话平台,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中国方案。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央视网、央广网、央视国际频道、CGTN、中国日报、中国网、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云南网、昆明日报、春城晚报湄澜国传、今日头条等20余家国家、省级媒体先后发布中英文新闻稿件、视频34篇,对大会开、闭幕式及整体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报道。其中,5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3版“要闻”刊载大会开幕新闻;5月21日,云南日报在头版刊载大会开幕新闻;5月20日—22日,云南新闻联播连续3天对大会举办情况进行报道。此外,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官方中文网)、新浪网、搜狐、凤凰网、腾讯网、网易、云岭先锋网等门户网站及媒体对大会召开情况进行了转载。学校利用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等自身宣传平台,对大会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会报道累计阅读(浏览)量已达347.3万人次。通过对本届大会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全面反映了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召开情况,对会议的意义及取得成果进行了广泛宣传,展示了中国特别是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成功做法和典型案例,较好展现了学校师生的辛勤工作和学校出色的会议承办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深度解读大会内容,本报将部分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进行摘转,供读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