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报》

青春砺行乡土间 基层路上写担当

——校友高峰回校深情讲述扎根西部的青春故事

2025-05-20     浏览(20)     (0)

这篇文章讲述了高峰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基层工作三年后成为公务员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和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中收获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更多青年投身西部计划,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近日,我校 2025 年五四表彰暨先进事迹交流会于百会堂演播大厅隆重举行。在这场凝聚青春力量的盛会中,民族医药学院 2021 届毕业生高峰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受邀登台分享他的奋斗故事。自毕业以来,高峰先后服务于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等基层部门。作为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优秀青年,高峰将自己投身西部计划的初心、经历与感悟娓娓道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西部成长之路,感受那份奉献与坚守的炽热情怀,聆听新时代青年在祖国西部热土上绽放的青春华章。

选择——青春无需随波逐流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是不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的回答是:“当然不是啊!这是我主动的选择,是对初心的回应。”

毕业那年,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考公、进企业,仿佛人生的赛道只有这几条,但我和大部分同学不一样。在大三的就业指导课里,老师提到了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项目。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工,对乡村有着天然的情感,当时我便开始畅想,有一天我会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

时光匆匆,转眼间站在大四毕业的人生十字路口,我在思考,我应当过怎样的人生?这时候手机里收到了校团委号召大家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通知。我认为,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作为黄土地的儿子,乡村振兴理当有我!我清晰地知道,农民若只是按部就班地种庄稼,很难提高经济水平,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用教育赋能、技术赋能、智慧赋能,这样的伟大使命亟待我们青年大学生去践行。

于是,在 2021 年的那个夏天,我坚定地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与其在城市的格子间里重复别人的路,我选择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的脉搏,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真实的中国。

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期间,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被看见,群众脸上的笑容、百姓家庭收入的增加,都是对我工作的高度肯定。西部计划带给我的收获感、价值感是其他任何都无法替代的,这样的青春是不是最无悔且最有意义的呢?

淬炼——在泥土中成长的青春

2025年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管理办公室的联络平台“西部志愿汇”报道了我志愿服务的事迹,报道名为《换个角度看基层!他对基层工作的认识越来越具象化》。基层的三年,是褪去学生气、淬炼成钢的三年,也正是我将“基层”二字具象化的三年。课本上的知识只是服务西部的基础,我深知,真本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与基层群众的深入交流和互动。

第一次走访,是为争取烤烟种植指标核实土地信息。2021 年 8 月,镇上计划扩大烤烟种植产业规模。时间紧,任务重,我和同事天刚亮就出发,挨家挨户核对土地种植面积、询问种植意愿。官方话语说不通,我便学会用土话、方言宣讲政策。我们白天走村入户做调查,晚上挑灯熬夜写报告,只为向上级政府争取更多的烤烟种植指标。虽然累,但看到烤烟种植产业在村里落地,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我明白了基层工作就是要一点一滴为群众办实事。在实践中,我发现地方的发展不能“等靠要”,而是需要基层政府以及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只有上下同心,才能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出美丽乡村。第一次协调,是为公路建设引发的土地归属问题。有块地两家人争得厉害,我便拿着图纸和卷尺去现场,一家一家地了解情况,查看土地承包证、询问老一辈人,也一家一家地征求意见。当双方陷入焦灼情景时,我便去找熟悉乡情的话事人。在调解中,村民说:“只要是为了村子好,我们愿意让一让。”这句话让大家有了信心,那一刻,我明白了基层工作就是在矛盾中找平衡,在困难中找希望。

第一次冲锋,是暴雨中转移群众。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那几日,村里连降暴雨,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加上许多房屋地基不牢,需要立即连夜动员老百姓转移。那一夜,我和同事在泥泞中艰难前行,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挨家挨户敲门,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抱起懵懂的孩子,提着村民不舍放弃的物品。你问我害怕吗?实话说,事后想来确实心有余悸,但在那一刻,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安危,一心想的是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些瞬间,我明白了什么是作为“人民公仆”的责任。

基层的工作没有“纸上谈兵”,只有“真刀真枪”。卷尺是我最常用的办公用具,我用它丈量土地、公路、水渠,这些都是村民的命根子,是乡村发展的基石,每一寸都承载着村民生活与乡村发展的希望。我也在这方丈土地间,从“愣头青”成长为了“百事通”。村民们常笑着说:“小高,你这娃,真是把根扎到咱村里啦!”

前进——从志愿者到公务员的成长之路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三年,是我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三年,一桩桩一件件的基层小事,汇聚成了家国大事,我也在工作中更加清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价值,就是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实事、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把青春华章写在土地之上。去年 6 月,我通过四川省定向招录公务员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此项考试是面向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人员的专项招聘。

基层经历让我与同期公务员相比成长更为快速,我比他们更熟知农民、熟稔农谚、熟悉农活、熟识农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西部计划不仅是一段志愿服务,更是一座通往职业理想的桥梁。

大地沧桑巨变,时代催人奋进!当你在考研与就业间徘徊时,请记得西部广袤的土地正等待有志者开垦;当你为职业规划迷茫时,请相信基层是最好的起跳点。

青春何谓?是担当,是责任;青年何为?是实干,是创造。让我们以青春为笔、以实干为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