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了解我校建设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情况,5月14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朱军与文旅领域专家一行到我校进行实地调研。党委委员、副院长孙乐为及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陪同调研。
孙乐为就学校重点实验室队伍建设、开展特色工作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他表示,调研组的莅临指导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收获与会领导及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研究环境,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格局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朱军充分肯定了学校在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体育人才培养、黄河流域体育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进程中,需站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切实将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体育产业竞争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希望,学校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筑牢体育非遗活态传承的发展根基,汇聚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体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通与协同创新发展。
省文旅厅调研组实地考察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之后,听取了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袁宏教授关于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的汇报。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围绕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山东秧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特色工作向调研组专家进行汇报交流。
(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 梁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