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斩获国奖!他们风华正茂

2025-05-15     浏览(48)     (0)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飞院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故事,他们通过勤奋学习、参加竞赛和团队合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作者也介绍了这些获得者的学习方法和小妙招,以供参考。




十年磨一剑,霜刃今朝试。勋章之上,镌刻着少年逐梦的赤子之心。以勤奋为径,以梦想为马,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上,他们踏浪而行、矢志不渝——他们,正是中飞院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此刻,让我们跟随本期校报,一同揭开荣耀背后的奋斗序章,见证那些浸透汗水的坚持与守望。

朱骥先:2021级飞行技术专业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金鹏证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2022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R工程竞技赛道全国总决赛‘输油管巡检技术挑战赛(深水)仿生组’竞赛项目”国家级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二等奖

★“2022年第十九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三等奖

学习之路不止是个人奋斗,更是一场共同前行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师益友是他的主力。“和队友、老师一起熬夜做项目,从深夜到晨曦,每一次碰撞思维、解决难题,都是成长的瞬间,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学习、竞赛,如何兼顾?朱骥先的答案是——保持节奏,不轻易松懈。在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下,他依然坚持晨跑,规律作息,以给自己留出冷静思考的空间。“刚开始会觉得累,但只要坚持下去,习惯了,就能保持稳定。”他深知,每一份沉淀,都是未来飞行时的底气。飞行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稳步向前,精确决策,不断进阶。

面对未来,朱骥先早已做好准备。正如飞行需要精准操控,他的成长之路也在不断调整节奏,确保每一步都踏实稳健。他相信,只要步履不停,终会抵达更广阔的天空。

刘栖贝:2022级应用气象专业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金鹏证书

★2023-2024年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2024年度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

★第二届“雏鹰”宣讲团“优秀小讲师”

★第十六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

★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道西南赛区优胜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负责人

★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常规赛校级一等奖

首次斩获国奖,对刘栖贝来说是嘉奖,更是鞭策。她坦言:“尽管证明自身能力的途径众多,但国家奖学金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座里程碑,是大学生涯拼搏奋进的见证。”在繁杂枯燥的学习任务中,她怀揣着热情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学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逐渐的融入到了新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的花期各有不同,不必焦虑别人比你提前拥有”成为了她自我鞭策的动力源泉,促使她认真且努力地度过每一天。她说,成长是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

“于我而言,大学是一次阶段性的冒险,我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找自我,锚定目标。”从沐川社会实践到社区志愿,从春运服务到宣讲舞台,她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奉献书写青春。她先后获得各类荣誉30余项,在于志与行的交织中追寻理想,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史宇轩:2021级物联网工程专业

★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金鹏证书

★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证书

★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

★第十八届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省级二等奖

★第十二届高校数字艺术设计赛省级二等奖

★第十五届蓝桥杯视觉艺术设计赛省级三等奖

★2024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级银奖

★2024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银奖

满怀希望,愿见风禾尽起;勤勉耕耘,期许盈车嘉穗。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这里为史宇轩提供了成长的沃土,首次参与科创竞赛,对史宇轩而言是挑战,更是成长的契机。“遇到问题就去找答案。不管是和队友讨论、向老师请教,还是上网查阅资料,总有解决办法。”他告诉我们,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掌握单一技术更重要。

考研时,他与研友成为彼此的“搭子”,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备考是个漫长的过程,心态上难免有所起伏,有一个共同努力、互相督促的伙伴真的很重要。”两人一路并肩作战,最终双双初试上岸,这一刻的喜悦不仅是对努力的回报,更是并肩同行的最好见证。

面对繁重的学业与竞赛,史宇轩从不盲目内卷,而是注重高效学习,确保主线任务不被打乱。他建议:“一定要明确自己最重要的目标,学习和竞赛需要找到平衡点,不能因为竞赛影响学业。”正是这种清晰的规划,让他在多重任务间游刃有余,最终收获成长与荣誉。

彭芝一:2021级英语专业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

★“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三等奖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校级一等奖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校级二等奖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彭芝一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成长需要脚踏实地;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则让她专注于每天的小目标,积攒力量,这些信念是支撑她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作为一个有目标的人,大学初期,她就明确了方向。从认真备考各类证书到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再到专注专业学习,每个阶段都围绕“全面发展”的初心制定计划,逐步将目标细化到每学期的行动中。

获得国奖对她来说,是对“全面成长”的肯定:从专业学习到志愿服务,这份荣誉更让她坚信——“踏实耕耘终有回响”。这份荣誉不仅是里程碑,更是一种责任——提醒自己保持谦逊,将所学回馈社会。它带来的不仅是光环,更是鞭策自己成为“照亮他人的光源”的使命感。

未来,她会深耕英语专业,并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继续砥砺前行。她说:“国奖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未来的起点,它让我更坚定‘用专业服务社会’的信念,激励我向更高目标迈进。”

李宁:2022级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

★校级三好学生

★中共预备党员

★专业学习成绩第一

★荣获德事隆奖学金

★第十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团体三等奖

★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三等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省级三等奖

李宁有自己的学习生活模式,他喜欢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静心学习,也喜欢参加一些比赛,即使可能不会获奖,但是准备比赛的过程也可以让他受益匪浅。

他说:“宿舍是休息的地方,但不是堕落的温床。”大学学习自觉性很重要,靠别人的催促是很难学好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于一些像高等数学、电工学等比较难的学科,上课前我都会从网上找学习视频预习一下,下课后即使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我也会从课本上找一些题目巩固知识。国家奖学金是对他过去两年努力的认可,同时也会督促他更加努力进步。

面对问题他也意识到,解决问题永远比抱怨问题更有价值。“我会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每天可执行的小任务,一步步去攻克。我还经常把近期要做的事情写在记事本上,避免自己忘记。”国奖背后不是天赋,而是“再试一次”的韧性。对于学弟学妹们,李宁说:“愿大家在大学里,既能脚踏实地啃下晦涩的专业书,也能抬头看见教学楼上空的星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李纪鑫:2021级交通运输专业

★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金鹏证书

★2023年度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四川赛区金奖、校级特等奖

★第十七届ICAN大赛创业模拟赛道省级二等奖、主赛道省级三等奖

★2024年“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级三等奖、校级一等奖

进入大学后,李纪鑫积极投身于各类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比赛前没有办法预知结果,他说“先开始,后完成,再完美”,不会的就慢慢摸索,熟悉的就积累技巧,他坚信努力不会让自己失望。

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他在优异成绩的背后也有自己的小妙招。“我会用手机把平时上课的重点或者听不明白的部分记录下来”,课后将笔记录音与同学不断复盘和讨论,再去向老师请教,在学业的天地中精耕细作。

曾经担任中飞院学生会宣传文化部负责人的他,在如何更好地分配精力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应对之道。遇到有时间冲突的时候,他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不同的事情进行计划,他会特意在手机上设置一个提前期限的闹钟,以此来提醒自己;也会及时和搭档沟通协作,一起将问题解决。也许有的人追求诗和远方,李纪鑫的心里更期待能够通过努力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