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报》

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团队首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

2025-05-30     (0)

齐鲁医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刘洋医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评论文章,对疏水性和含氯己定的PICC在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方面的优势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未充分考量的混杂因素可能严重影响研究结论,将基于此构建三维研究模型并开展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本报讯 近日,齐鲁医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刘洋医生(院聘副研究员),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中科院1区,五年IF=94.3)上发表评论员文章“A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Materials”,这是姜剑军教授带领的血管外科团队首次在NEJM亮相,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意义,标志着该团队在科研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开始向着全球顶尖医学期刊进军。

澳大利亚学者2025年发表于NEJM的多中心研究发现,疏水性和含氯己定的PICC(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方面,与标准聚氨酯PICC相比并无显著优势。刘洋针对该文章展开深度剖析,通过系统性文献溯源发现三大关键争议点:疏水性材料理论上的抗血栓优势与临床结果的统计学阴性形成悖论;研究对象包含较高比例的高血栓风险人群,但未披露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可能严重影响导管闭塞率的归因分析;研究纳入多种规格导管(4Fr-6Fr),不同导管尺寸在血流动力学和血栓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该评论文章揭示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中未被充分考量的混杂因素可能严重影响研究结论。血管外科团队将基于此构建“器械—血流动力学—抗凝策略”三维研究模型并开展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新型材料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