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农业大学 - 《青岛农业大学报》

我校承办的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

2025-05-30     浏览(40)     (0)

四位合作办学院校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各自优秀的办学经验,并举行了四个平行分论坛研讨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使命。会议期间还参观了学校的相关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致力于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上接第一版)四位合作办学院校代表作大会主题发言,分享优秀办学经验。辽宁大学副校长霍春辉作题为《党建引领科教融合——中外合作办学助力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报告,分享了从教学为主到科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黄煜作题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范式——智慧博雅,创新大学之路》的报告,探讨“AI+博雅教育”新路径;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魏贵义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着重从培养体系、实践路径和培养生态三方面创新介绍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我校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院长郑丹的《中外+产教+专业融合赋能教育增值——新农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交流了本学院培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新农科国际化人才的经验。

23日下午,大会四个平行分论坛举行,分别围绕“中外合作办学的数字化变革”“科教融汇与跨学科创新体系构建”“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及“AI赋能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等论题展开研讨,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使命。

在23日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陈大立副司长代表教育部国际司发表致辞。陈大立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取得积极发展成效。未来,教育部国际司将采取多项改革举措,继续支持和鼓励境内外高校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办学,培养创新人才,扩大学术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是一个重要的交流探讨平台,要充分发挥好联席会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赵彦志作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大会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充分发挥了联席会沟通交流的作用,各分论坛讨论热烈,与会人员共同分享了经验积累,也很好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院长史达、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吕康娟、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范晓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院长王坚分别作分论坛总结。

24日上午,代表们参观了我校校史馆、特种食品研究院和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深入交流学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发展进程,在浓厚的国际化办学氛围中交流经验。

在大会开幕前一天的22日下午,20家主席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联席会第十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会上,各单位负责人聚焦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面临的核心议题与挑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共同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发展的思路与举措。此外,经主席团会议表决,2026年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将由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

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成立于2014年8月,是在教育部国际司的指导下设立,由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自愿组成,是从事中外合作办学交流与合作的全国性平台,在促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薛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