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秉承平常心,漫漫求索路

作者:许小红    
2025-05-30     浏览(72)     (0)

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期间成长和学习的经历,包括参加社团、参加竞赛、考研等,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终成功考取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学校里的同伴们也给他带来了成长的动力。

我上高中的时候喜欢和数学作斗争,每每惨败,就找班主任哭诉,觉得天道酬勤这四个字好没道理。一开始老师安慰我,次数多了便难堪其扰,告诉我“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这句话太过于现实,以至于我这么多年耿耿于怀。

我是个好强的人,喜欢挑战自己。初上大学时,在直系学姐的推荐下,我参加了从未涉猎过的新媒体部门,也因为爱好和兴趣加入了写作、街舞等社团。因为肢体极不协调,街舞学了一学期,我没能坚持下来。写作却带给我很多机会,我陆续参加了一些征文比赛,这使得我在新媒体部门的学习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说被推荐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是我蜕变的一个契机,那鼓起勇气加入菁英学院则带给我更多的收获。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那场面试。颜晓红校长和几位和蔼的领导担任评委,他们的目光温和而充满鼓励。颜校长让我谈谈自己最突出的两个优点,我选择了“勇气”和“自信”。

之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的校级选拔赛,竟收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领奖时,老师夸我表现出色,比赛得分很高,问我是不是兴趣使然。我当时愣了愣,告诉老师“我只是把题库背熟了”,老师也愣住了……那一刻,我开始意识到,也许只要我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就能收获好的结果。

于考公还是考研,我曾有一段时间很迷茫。尽管学院为我们邀请了两位学长分别就考研和考公进行了经验分享,但我仍然徘徊不定。彼时大四的同学刚刚保研结束,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位保研至本校的学长。学长很健谈,学习、科研、社团样样精,我问他“为什么喜欢读书”,毕竟我总觉得没什么意思。学长说:“怎么会没意思呢?就比如说分子蛋白,你去了解它的各种机制机理,就会发现很有意思。”从那之后,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去发现所“有意思的处境里。很多时候是徒劳的,但有的时候又好像能体会一二。我开始培养自己静下心来学习的能力,有时候在学院自习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等到第三次邂逅梅园的姹紫嫣红时,我终于下定决心考研。而在那之前,我决定先寻找自己。从巍峨的泰山,走到冷峭的徐州,再到绵柔的姑苏,我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旅行。朋友的陪伴固然重要,但也只有行走在陌生的城市,脱下厚厚的盔甲,感受陌生的气息,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药剂课老师沈松教授告诉我们,“要大胆一点,如果有了想考的学校,就应该放手一搏”,这无疑增加了我报考复旦大学的勇气。炎热的天气,齐全的备考书籍,考研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开始了。那是我最自律的一个暑假,能够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并坚持运动。好朋友说很佩服我,居然能隔三岔五地跑五公里,我说这还不简单。我跑五公里的时候常想,“这世界上难道还有比读书更难的事”,咬咬牙就跑下去了;等到我读书的时候我就想,“这世界上还有比跑五公里十公里更难的事”,咬咬牙就学下去了。就这样想着想着,竟然两者都坚持下来了,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漫长的复习路上,我曾崩溃了一次。有几天我总是想哭,哭着跟好朋友说,跟学姐说,跟爸妈说,“我考不上,考不上,考不上……”可是考不上怎么办呢?好朋友跟我说要自信,自信简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我蹲在药学院旁边的银杏树下,那时候草还是绿的,银杏树上吊着一串串浅绿色的果子,毒辣的阳光从隙缝中洒下来。我就这样蹲在地上,一遍遍地捋着脚边的草,电话那头是爸爸问我准备得怎么样,我赌气说“考不上”,爸爸哑然。回头看来,叛逆的20岁来得悄无声息,父母一边要哄着我读书,一边又不敢露出太多的期望,实在是可怜得紧。我很感谢学院每天跟我聊天的阿姨,她让我意识到生活不只有读书一条路,即使读书这条路不行,我仍然还有很多选择,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大胆地往前走。

大四的九月,我几乎是在图书馆二楼的沙发上度过的。每天坐在软软的沙发上背我的专业书,等到专业课背完一轮,已悄然入了深秋。我转战图书馆五楼,来到了窗边的二人座。对面是一位可爱的男生,每天都来得很早,到位置之后像小蚂蚁搬家似的搬来好多好多书,还有两箱零食,每日如此,乐此不疲。又过一段时间,我辗转到了二楼的电子阅览室,开始跟我的瑞幸搭子碰面。那几个月喝的咖啡比我前面二十年喝得都多,有的时候喝得睡不着,爬起来背单词,背着背着就睡着了,第二天又挣扎着早起。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去抢图书馆门前第一的位置,让人很有成就感。抢着抢着我突然发现,一直都是那几个人来来回回地跟我抢,虽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看见地上的书包就知道谁已经到了。

复试结束尘埃落定,我去学院实验室完成我的毕业设计,途中又遇到了学院的阿姨。阿姨笑眯眯地询问我近况,我小声地告诉阿考上啦”。阿姨表达了对我的祝贺,末了又叮嘱:“再接再厉,不要熬夜,保重身体。”我总是很幸运,一路走来,很多人关心我,愿意帮助我。

回首过往,我在惴惴不安中悄然成长了许多,周边伙伴的优秀让我焦虑但也催我奋进,更让我发现了成长路上更多的可能性。在学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努力汲取营养,向上生长。以前,我总因成绩不好而觉得愧对各位老师的培养,如今顺利考取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也算是不负众望。

(作者为我校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