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马骁)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助力教师掌握人工智能前沿技术,4月11日至13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北京卓越国培教育科技发展中心,成功举办“DeepSeek‘十八项’实用技术实操与教育教学全栈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坊”。来自全校各学院的410余名教师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培训,在两天紧凑充实的学习中,深度体验了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
精准定位需求,构建全栈课程体系。作为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中心前期广泛调研教师在AI工具应用中的痛点,联合DeepSeek技术专家与教育信息化资深学者,精心设计“理论解析—场景应用—实战操作”三位一体课程框架。围绕DeepSeek核心技术,从基础原理(如V3/R1模型教育适配性、引导词工程方法论)到十八项实用技术(涵盖教案生成、课件制作、数字人助教、论文优化等全教学流程),系统拆解技术内核与教育场景融合逻辑。
实战导向设计,解锁技术应用新场景。本次工作坊突破传统培训模式,以“学中做、做中学”为理念,设置占比40%的实操环节。教学准备环节通过引导词技术生成个性化课程教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利用DeepSeek智能润色功能优化学术论文摘要,效率大幅度提升;资源开发环节通过零基础教师成功生成交互式PPT课件、教学流程图及知识图谱,实现“数据—知识—可视化”的快速转化,部分教师尝试AI辅助论文写作,从选题大纲到正文润色全流程体验技术赋能;课堂创新环节通过重点实操数字人助教生成技术,教师“训练”自己的数字分身,掌握对口型视频制作技巧,为线上教学、微课开发储备新技能。教师们还围绕“AI如何赋能一流课程建设”“虚拟数字人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为后续跨学科教研提供实践参考。
专家引领赋能,共话教育变革新趋势。华南师范大学赖国雄教授结合十九年教育信息化实践经验,分享技术落地的“避坑指南”与创新思路。赖教授强调:“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放大教师的价值———用技术解决重复性工作,让教师回归育人本质。”课程特别增设“风险防范”模块,讲解AIGC内容检测、学术诚信规范等实用技巧,引导教师在创新中坚守教育初心。
下一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未来将持续深耕“AI+教师发展”领域,聚焦智慧教学、数字资源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核心方向,构建“培训—实践—创新—辐射”的全链条赋能体系,助力教师在智能时代实现专业能力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