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川西北气矿创新“6331”管理模式

保障百万方致密气平台高效建产

2025-05-24     浏览(31)     (0)

本报讯 5月20日上午9时,川西北气矿永浅3集气站会议室人头攒动,30余名承包商人员手持身份证,紧张等待一场特殊的“通关考验”。在永浅3集气站原料气预冷器管程修复后的复产关键期,承包商须进行新版电子作业许可考核,才能获得准入证进场施工,这是气矿简阳致密气运维项目部创新“6331”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永浅3集气站主要汇集四川盆地首个百万方致密气平台永浅3平台来气,该集气站于今年3月5日一次投运成功,永浅3平台由临时排采阶段进入正式流程生产阶段。面对永浅3集气站工艺复杂、参建单位多、人员流动频繁、建设周期漫长等挑战,项目部创新6强化、3主导、3充分、1机制的“6331”管理模式,全面优化致密气开发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6强化分别是强化设计与生产结合、强化“三查四定”落地、强化关键环节旁站、强化建设工期优化、强化技术资料收集和强化企地多方协调。在永浅3集气站投产前一天,永浅3集气站站长王达林发现重沸器法兰刚加压就渗出轻微气流,他带领员工开展多次排查,对比技术参数,在法兰旁发现极细微的渗出痕迹,在更换垫片后消除了隐患,这是“强化关键环节旁站”监督确认机制的生动样本。

3主导分别是主导完善联锁因果关系,牵头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推演13项联锁逻辑,精准定位潜在风险;主导开展自控系统测试,精准把控核心环节,实现3000+点位高效检测,测试效率提升40%;主导梳理场站人机界面,构建“区域大脑”,将复杂流程转化为2张“智慧地图”。面对多家参建单位协同作战的复杂局面,项目部组建“技术攻坚联合体”,落实3个主导,启动“小时级”响应机制,在投产前开展交叉诊断、分段测试,确保43项联锁回路全部通过,120项技术难题清零。

项目部还聚焦投产核心需求,落实人员、方案与物资3个充分准备,建立永浅3井集气站地面集输动态跟踪机制,通过“理论+实操+考核”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提升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同时精心编制投运方案,落实投运物资,确保投产作业整体协同高效推进。

据了解,今年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一段气藏计划新建井场15座,集气站3座,阀室2座。川西北气矿将搭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气田建设知识图谱,将“6331”管理模式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推动投运流程从“经验驱动”向“数智驱动”跃升,进一步提升建产质效。

(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