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在印度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如今却因无法获取系统更新,面临着被迫退出市场的困境。
与此同时,LineageOS、Pixel Experience 等依赖 AOSP 实时代码更新的知名开源项目,未来只能基于旧版本维护,无法获取最新安全补丁,功能迭代将面临停滞的风险。北京某开发者论坛调研显示,86% 的受访者认为闭源将导致系统漏洞修复延迟,XDA 社区热帖涌现 “安卓已死”的悲观论调。
知名开发者Evan Blass 直言:“这相当于给开源社区戴上了GPS 脚环,我们能看到路线图却无权修改导航路径。”开源倡议组织 OSI 执行董事西蒙?菲尔德批评道:“谷歌违背了开源精神,但我们将分叉代码打造独立系统,证明开放生态仍有生命力。”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短期体验无虞,长期面临同质化风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内,普通用户不会感受到系统更新或应用商店的变化,但第三方应用市场(如F-Droid)可能消亡,低价机型涨价,设备选择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谷歌的闭源决策也可能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的“催化剂”。华为鸿蒙已脱离安卓生态独立发展,其开源版OpenHarmony 在智能家居、车机领域加速布局。东吴证券预测,2026 年鸿蒙设备装机量有望突破 5 亿台,占据全球市场 15% 份额。小米、OPPO 等厂商虽未明确转向,但已加强自研系统投入,试图构建新操作系统生态。统信软件的 UOS 操作系统、麒麟软件的麒麟操作系统等,也在政府、金融、教育等关键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可以说,此次谷歌的决策是开源理想与商业利益的终极碰撞,短期内看似巩固了谷歌的控制权,但从长远看,可能倒逼全球科技企业加速实现技术突破,重塑移动操作系统格局。在这场变革中,伴随开源、闭源之间的博弈加剧,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可能会逐渐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