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油气工艺研究院持续提升集约化整体压裂技术

2025-05-26     浏览(43)     (0)

油气工艺研究院油气藏改造技术研究中心持续完善集约化大平台整体压裂技术,形成了“提产能、提采收率、降低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建井模式,提高了低渗油田有效开发的技术支撑。该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集约化整体压裂阶段已取得良好效果。项目组将在此基础上持续攻关老区井网重构和回归区二次开发区块,进一步提高压裂针对性,助力产能建设效益建产。

本报讯(通讯员 张天鹤 孙旭)油气工艺研究院油气藏改造技术研究中心持续完善集约化大平台整体压裂技术,形成“提产能、提采收率、降低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建井模式,截至4月末,压裂9个平台78口井121层,投产72口,平均日产较设计提产46%,为低渗油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集约化大平台整体压裂技术是吉林油田现阶段常规油产能建设主体技术,该技术经历了常规单井压裂—常规整体压裂—集约化整体压裂三个阶段。在常规单井压裂阶段,以单一油井作为改造单元,以本井钻遇为设计依据,按照油水井排分类认识,采用小排量常规压裂技术,初产低、递减快,改造程度低、与储层匹配度差。在常规整体压裂阶段,以大平台部署为依托,以水井为中心,以小层为单位,通过平面小层精细化认识、针对性设计,通过工厂化井间同步干扰施工,使多裂缝与井网、砂体相匹配,实现整体改造,提高改造效果。但受限于储层精细认识不足,改造效果陷入瓶颈期。在集约化整体压裂阶段,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深度融合,进一步结合砂体展布方向与注采关系、注重压后测试评价,在设计上薄差层从缝网压裂升级为三段式压裂,在实施上从两口井干扰压裂升级为整个平面小层干扰,在控投方面简化液剂体系配方、优化工具工艺,形成了全藏驱替改造效果、效益最大化的储层改造理念。通过应用集约化大平台整体压裂技术,产能到位率由“十三五”末的80%提高至目前的98%,为吉林低渗油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组将在此基础上持续攻关老区井网重构和回归区二次开发区块,深化认识老井网下新老井层注采现状、剩余油分布、老裂缝现状,结合其在新井网下注采规律、对新井层压裂影响,进一步提高压裂针对性,助力产能建设效益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