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稀土钢板材厂将超低碳钢皮下夹杂作为重点攻关项目,经过持续攻关,4月份超低碳钢皮下夹杂产生量较2024年平均值降低41.53%,汽车外板板坯全流程合格率明显提升,为高端板材生产筑牢了质量根基。
超低碳钢凭借其优良的深冲性能成为重要的汽车用钢,然而钢带皮下夹杂缺陷严重影响汽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与性能,是国内外钢厂普遍面临的难题。受原料条件和设备限制,稀土钢板材厂生产超低碳钢过程中皮下夹杂缺陷控制难度更大,给后工序汽车面板的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稀土钢板材厂攻关团队在未新增铸机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铸坯火焰清理机和全流程质量判定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的情况下,经反复研究与实验论证,转炉通过提高副枪测成率,精准实现终点控制,避免过吹或点吹造成终点游离氧异常升高,提高一次出钢率,转炉终点游离氧百万分比浓度含量由800降低到600以内;精炼工序通过RH炉终点氧含量控制攻关,将RH炉脱碳游离氧百万分比浓度含量由317降低至280,脱碳游离氧百万分比浓度含量小于300,达标率突破90.93%;铸机采用中间包吹氩排空技术,实施钢包滑板氩封、长水口密封等措施,严格控制钢水二次氧化,超低碳钢百万分比浓度增氮量小于5的合格率提升至92.65%、小于3的合格率提升至90.35%,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有效提高了核心工艺参数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