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六好”,好在哪儿?

——吉林油田创新推进“三基”工作的调查

作者:记者  刘晓娣  通讯员  张格明    
2025-05-22     浏览(31)     (0)

吉林油田“六好”站队建设已成为企业基层工作的有力抓手,涵盖了“三基”工作的全部内容,通过健全管理体系、责任体系、考评体系和激励体系,增强了基层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实现了基层硬实力。多年来,吉林油田持续将“六好”站队载体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始终,保障企业改革发展成效。

4月28日,集团公司“三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吉林油田召开。吉林油田“六好”站队建设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大家还前往中国石油单体规模最大的集中式风电场——昂格风电场观摩交流,深入探讨“六好”之好。

那么,这“六好”究竟好在哪里?记者跟随“参观团”一路前行,去寻找吉林油田抓“六好”20年不换“频道”的背后深意。

“一根针”穿起“千条线”:好在载体建设上

上个世纪60年代,伴随着大庆石油会战如火如荼,中国石油工业的独特创造——“三基”工作诞生。自此,“三基”这个中石油的“传家宝”便在石油的土地上被不断发扬与传承。

彼时,与大庆油田同宗同源的吉林油田开始寻找“基础牢、地不动山不摇”的秘籍。

2005年,伴随着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纲要的发布,吉林油田时任公司领导亲自带队,“三上”大庆、“五下”基层,创新谋划了以创建“六好”站队为载体的“三基”建设工程。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依据各阶段任务的不同而不断丰富“六好”站队载体建设内涵,明方向、定目标、调标准、确路径,使生产经营压力层层传递,自上而下始终步调一致、合力攻坚。吉林油田载体建设先后经历规范管理的1.0版、扭亏脱困的2.0版,目前,提质升级的3.0版正在驰而不息地进行中。

那么,何为“六好”?即以战略远见擎旗定向,实现“领导班子好”;将技能精进铸入血脉,实现“队伍素质好”;以风险防控筑牢底线,实现“安全环保好”;靠精益管理淬炼筋骨,实现“基础工作好”;用精神伟力催生破竹之势,实现“文化氛围好”;用实干硕果印证初心,实现“工作业绩好”。

“六好”这一载体,涵盖了“三基”工作的全部内容,蕴含了“统”的逻辑,上下衔接、环环相扣,做到了基层站队基础管理体系全域覆盖、各方力量全员融入、资源要素全面保障、执行落实全时响应,从而使油田千头万绪的工作在基层串成了线,构建起了一整套与公司深化改革相匹配、与提质增效相统一、与“两化”转型相适应的“三基”工作有力抓手。多年来,吉林油田还依据时代变迁,坚持为每一“好”量化标准及评价细则,突出转型发展的导向性,实现了管理指标“专业—队种—效益”的观念跃升,精细化、精益化管理日益固化为适应油田需要、彰显吉林特色的优秀管理文化,为“三基”工作打造了独特的“吉林模式”,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老油田转型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单位的事儿”变成“我的事儿”:好在体系健全上

基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依靠基层来实现。那么,该如何增强基层员工自我管理意识,把“单位的事儿”主动变成“我的事儿”,从而逐步锻造出基层硬实力?

吉林油田将重心放在了“六好”体系健全上。

围绕生产所需、发展之要,吉林油田一以贯之,积极构建制度、责任、考评、激励“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六好”站队建设各项设计及具体措施落实落地。健全制度体系。推进“两册”编制实效化,坚持“一厂一策”,推进建设标准、岗位职责、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四个升级”、制度、流程、标准、表单“四个优化”,确保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健全责任体系。针对各专业管理链条长短不一,两级机关服务基层职能不清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公司机关、所属单位、基层站队职责与分工:横向上,机关部门牵头制定专业标准,配备兼职“三基”工作员,做到基础工作事事有人管;纵向上,主要领导挂帅,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作业区、站队、班组分级负责,实现岗位人人有专责。健全考评体系,分队种量化“六好”指标,坚持公司每年两次专业联合岗检和所属单位每季一次、基层站队每月一次、基层班组每周一次、基层岗位每日一次的“四个一”基层自检自查相结合,实现检查、督导、服务“三到位”,确保考评出真正的“六好”。健全激励体系。设置10个类别专业化示范站队和综合性标杆站队,创建标准层层递进、逐步升高,并在员工代表大会上高规格表彰,以点带面,基层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

走出亏损泥淖踏新程:好在生动实践上

“六好”好不好,关键看“疗效”。

多年来,吉林油田守正创新,持续将“六好”站队载体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始终,通过一系列生产实践,保障企业改革发展成效。

在规范管理时期,管理指标覆盖生产经营所有过程、各个角落,不断强基固本;在扭亏脱困时期,通堵点,补短板,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走出亏损泥潭。

2024年以来,面对提质增效、本质扭亏、低碳转型等企业发展中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吉林油田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集团公司党组所量身定制的“三分天下”方略,积极转变观念,以“325”发展思路和“681”发展目标为引领,以载体创建、基础管理、队伍素质、评估评价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三基”工作升级版,踏上了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新征程。吉林油田将“三基本”和“三基”深度融合,各基层党建不达标,三基不合格;三基不达标,党建不评优;将松南老区细化为66个经营开发单元,开展“负效变正效、低效变高效、高效多创效”提级治理,8个采油厂板块排名全部提升;狠抓节电、节气等“真金白银”工程,两年来实现降本增效6.4亿元。同时,强化基本功训练,鼓励员工“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占比达39.3%。其中,52名“吉油工匠”、821名高技能人才带动全员累计创效额度逾亿元——“六好”之好,正日益成为老油田转型升级、逆龄起飞的坚实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