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童年的的纸飞机越过时光降落在手中,你有多久没有为儿童节而欢笑?你是否能记起那段被夹在时光缝隙的孩童时期?或许当你回忆起儿时的无忧无虑,你就会发现:长大不是弄丢了六一,而是把儿时那个被全世界宠爱的自己,悄悄藏进了行囊。让我们一起梦回六一,找寻被埋藏在记忆角落的纯真时光。
数统学院本科生张晓茹:小时候过儿童节,爸爸妈妈会陪我买好吃的和好玩的,还有喜欢的书籍。在享受童趣的同时,我也浸润在亲人的爱中。现在,长大的我在他乡学习,但是童心没有变,父母的爱也没有变,儿童节的味道自然也一如从前。不只是儿童节,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弥足珍贵,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纪念。其实只要那颗心不老,纯真就一直在。
食品学院本科生郑淑慧: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没有了儿童节这个固定项目,大人们说我们长大了,要变成熟了。《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只不过只有少数人记得。在我们长大之后,虽然不会再过儿童节,但是还可以拍拍过去小小的自己的脑袋,告诉她,儿童节快乐。六一儿童节让小小的孩子们拥有了一场独属于他们的狂欢派对,提醒大人们要关注这些幼小稚嫩而纯真的心灵。
文新学院本科生阮铭志:我印象最深刻的儿童节在小学,那天父亲带着我和弟弟去城南公园,几乎是从早上玩到了晚上,体验了大部分的项目。我和弟弟在过山车上失声惊叫的时候,他在站台边注视着我们;我和弟弟在空中缆车居高临下时,他在起点处注视着我们……父亲总是注视着我们,但是现在的我却记不起他的表情,突然发现小时候的回忆变成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片段。
法学院本科生周小哲:在小学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儿童节了。提前两天就开始清点旺旺仙贝和星球杯的库存。儿童节当天,教室会变身为魔法剧场——用皱纹纸拉花围成的黑板,课桌拼成的星光观众席,连扫帚都被系上气球充当礼仪杖。最期待的不是自己班的诗朗诵,而是后排好朋友用跳跳糖换我手心里捂化的巧克力。现在和朋友开玩笑时会说我有童心,要过儿童节。
艺术学院本科生胡海燕:当旋转木马化作写字楼间的霓虹光影,儿童节于成年人而言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节日符号。它是一枚镶嵌在时光褶皱里的万花筒,转动间折射出玻璃弹珠折射的彩虹。它教会我们以童话滤镜审视世界:在PPT里藏一架飞向星空的纸飞机,在追逐高绩点的间隙仍能望见天台上追逐流星的清澈眼眸。真正的成长从不是与童年割席,而是无论年龄几何,都不要忘记心中住着的那个小孩,要永远保持热爱生活、拥抱美好的能力。
材料学院本科生王子硕:我记忆最深刻的六一,是班主任破天荒地撕掉了“严厉”的标签——夹在每个人的作业本里的手写祝福。字迹里藏着比函数公式更温柔的弧度。那天没有习题,只有她亲手写下的话语,期望与心意藏在信件中,无声地传递。原来有些人的严厉,不过是把温柔裹进茧里,待到破茧时才抖落满襟星光。(学生记者 朱洁茹 庞太铭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