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以及“三全育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切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能增效,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了系列文化艺术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活动自开展以来,在全校范围内引发了积极反响与广泛关注,现已遴选出一批优秀作品。为充分展示活动成果,发挥优秀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决定在本报进行持续刊登,以飨广大读者。
晨曦初露,阳光透过厚重的教学楼玻璃,洒在宁静的校园里。走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的林荫小道上,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求学的岁月,从青涩的少年到如今独立思考、勇敢承担责任的青年,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深深嵌入了我的记忆。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学子,我心中不仅充满了对学校的热爱,更有着对祖国的无尽感恩。
学校的文化,是扎根于历史与时代发展的文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年以来, 祖国在风雨中崛起,在磨砺中强盛。作为当代学子,我们沐浴着党和国家政策的春风,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这不仅是国家的强盛,也是我们每个学子前行的力量源泉。正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我得以在贵中医这样一所有着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学府中,汲取知识、追寻梦想。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贵中医学子心中的宝藏。每一剂药方、每一株草本植物的背后,都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和历代医者悬壶济世的心愿。走进图书馆,翻阅那些泛黄的中医药典籍,我仿佛看到古人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如何精心调配药材,只为拯救更多病患。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知识的钻研精神, 深深影响着我,也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学子。
记得入校时, 老师曾对我们说:“中医药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份责任。它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与智慧,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和创新。”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每当我站在实验室里,面对一草一木、一瓶一罐, 我都感觉自己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不仅要将前辈们的知识掌握得更好,还要不断创新,把中医药推向新的高度。
学校的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情感的寄托。四季的轮转中,这里不仅见证了我们一次次的成长与蜕变,也承载了无数的师生情谊。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导、每一次和同学们并肩作战的日夜,都是我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校园的自然景观, 犹如一幅幅画卷,勾勒出我们青春的足迹。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也逐渐明白了人生的责任和使命。而这种责任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 它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挺膺担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而对于我而言,最直接的途径便是通过对中医药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推动这一瑰宝在全球舞台上发光发热。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发展。回首祖国从建国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科技强国,代代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年轻人。而我们今天所享有的和平与繁荣,离不开无数先辈的付出。作为新时代的中医药学子,我深知,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无愧于这片土地,才能让中医药在未来世界的医学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贵中医, 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我承载责任的开始。学校厚植的中医药文化与美育浸润,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初心、坚定信念。校园里那株挺立的银杏树, 见证了无数个春秋,它像是一位守护者,静静陪伴着我们。它不仅象征着贵中医的精神,也象征着中医药文化的永恒与生生不息。
展望未来,我们的国家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我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医药将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作为贵中医的一份子,我愿以青春之名,挺膺担当,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新征程上,我将与祖国同心同行,将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挺膺担当建新功,同心共筑强国梦,这是我,也是每一位贵中医学子的使命与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