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应中国·光山第二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邀请,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美术学院指导,光山县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主办的“乡村艺课”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于2024年7月6日至7月28日期间,在光山县文化馆顺利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宜,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美术处副处长赵媚媚,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光山县相关县领导,以及此次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乡村学校教师代表,美育工作者代表,媒体代表和乡村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式。
开幕仪式后,嘉宾领导参观了本次展览的15组天马行空的作品,一致对于此次以装置艺术为主的共创形式表达了高度认可。
“乡村艺课”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是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立足乡村学校的自然与文化特色,以美育浸润乡土,建立高校与小学、城市与乡村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美育创新之路,是让广大乡村儿童真正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美育,促进乡村美育的提质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体现了乡村美育的新方向、新路径和新成果。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联动河南、湖南、新疆、云南、浙江等地多所“乡村艺课”项目乡村学校的师生,从今年3月至7月在全国开展系列美育活动。项目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的优质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邀请了19位艺术指导教师,立足乡村地区的自然与文化,开设10余个系列项目式展览课程,一步步引导乡村孩子们从身边汲取灵感,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表达,释放情感与想象力,最终以一场趣味横生的展览来呈现。
展览以“做梦的孩子”为主题,通过“学-创-展-游”的美育创新实践行动,建立乡村与美育的全新连结,探索梦境与生命的经典命题。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生命旅程才刚开始,但美好的向往从来无关年龄,梦也许早早便种下了。或是美好的、失落的,或是明媚的、遗憾的...天马行空之中,也许有孩子们生活的映照、温暖的故事、柔软的情感。这场汇集来自全国乡村孩子创造与想象力的15组作品以令人惊叹的装置艺术形式呈现。展览除了由6000余名乡村孩子创作的“小小梦”、“大大梦”两个展区的多组装置作品之外,还特别增设融合艺术创新和科技探索的“流光造梦”展区、乡村艺课精品项目《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的沉浸空间,以及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造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社会美育学院联合打造的27场精品艺术美育工作坊活动。
展览目前已累计观展人次超5万人次,10000余组亲子家庭观众前来参观打卡。每一位观众都试图进入孩子的“梦”,并尝试为它们做出独特“注解”,在一道道真切的目光中、在一次次快乐的笑声里,乡村孩子完成了一场与展览观众的跨时空通话,让每一个人得以链接到“梦”中,去感受美好与温暖。
展览积极联动河南省内的中小学、校外美育机构、公益组织等50余家研学团队,带领乡村孩子走进艺术场馆,体验并了解装置艺术,开展美育工作坊,希望通过这种多维双向的学习与交流,共建共享优质美育资源。(社会美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