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理工大学报》

运动会赛场微访

2025-04-30     浏览(30)     (0)

大学生运动会中,体教2404班宋兆杭获得三千米决赛冠军,通信2202班郑智获得男子组四百米决赛冠军,运训2403班吴怡彤获得女子组跳高决赛冠军。他们分享了比赛经验和感悟,表达了对运动会的认识和未来的期望。

◎丙组三千米决赛冠军——体教2404班宋兆杭:这次比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非常荣幸,这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以及观众们的加油助威。在比赛过程中,我也曾动摇过,但内心的胜负欲和顽强的毅力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选择参加3000米项目,源于我对长跑的热爱,高中时期多次参赛的经验也为我奠定了基础。赛前我进行了大约一周的恢复训练,期间多次想要放弃,但我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比赛来对待,咬牙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耐力。这次比赛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体能、毅力和心态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未来,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弥补短板,提升自己。此外,运动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缓解学业压力、增强体质,还能拓展社交圈,激发更多人对运动的热爱,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感受运动的魅力。

(学生记者杨静高雪纯马一雯  魏搏鳌)

◎男子组四百米决赛冠军——通信2202班郑智:400米这个项目很独特,和800米、100米都不一样,400米距离更远,体力消耗更大,竞争也格外激烈。挑战这样一个极具难度的项目,正是突破自我的绝佳途径,我一直相信,不断挑战未知,才能突破自我。400米对体能、速度和技巧的综合性考验,吸引着我去尝试、去征服。为了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我反复研究400米项目的技术要点,调整自己的跑步节奏和呼吸频率。训练时也常带着秒表,记录自己每一段距离的用时,分析哪里还能改进。自信是我前进的动力,让我相信自己有夺冠的实力。而朋友的鼓励则是我背后的坚强支撑,在训练和比赛中,他们一直为我加油鼓劲,给我力量。(学生记者罗佳屹薛丹任雅洁吴文韬)

◎女子组跳高决赛冠军——运训2403班吴怡彤:比赛时我心里其实挺紧张的,但我必须将它藏起来。第一次接触跳高时,我助跑都会发抖。但每次有了新的突破,我又会很有成就感,宛若解开了一道心理上的难题。作为跳高专项的体育生,从小学首次接受跳高,到初中被教练发掘,再到高中每天几个小时雷打不动的训练,跳高这项运动伴我走过了大半个青春,调整助跑点,反复纠正助跑动作细节是我每天训练的日常。若是有机会,我依旧会选择与跳高相关的职业……若是没有这个机会,我也会重新整理好行囊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够解跳高,发现跳高的魅力。

(学生记者 向茂炎 张文秀 黄蓉蓉 周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