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长明照书案,捷报乘风踏春来。又一年毕业季如约而至,江苏科技大学 21 级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21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1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考研录取捷报频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 级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44名同学,29人被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众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录取,录取率高达66%,创下学院历史新高。其中,68.97%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10-C701、C705、C708 三个宿舍实现全员“上岸”,最高分达408分。这个“学霸班级”用实力诠释了新时代工科生的卓越风采。
2021级焊接1班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师生的同心协力。辅导员张正栋和学业导师胡庆贤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班级形成了“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先后斩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
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钱鑫成同学表示:关于考研有几点建议:一是择校上,目标定高,过程调整。查阅资料,充分了解各个学校专业课的难易程度、平均分高低,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略高于自身水平的学校,过程中根据复习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尽量避免中途换学校。二是科学规划复习时间。有课的时候根据课程安排,动态调整复习时间,每天早上需要提前想好今天该做什么,不要把事情拖到明天。暑假需要好好把握整段的时间,不要把时间规划的太零散。三是敢于试错,不盲目学习。网上课程资源丰富,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可以虚心向学长学姐或者身边的同学请教,再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不合适自己的要及时切换,不盲目跟风。四是找好“学习搭子”。不一定要和“学习搭子”保持同步,但要了解对方的复习方式,找到自己的不足,有资料可以适当分享,有难题可以相互探讨。最后,希望大家可以被自己的理想大学录取!
能源与动力学院21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67名同学,40 人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录取。专业的考研录取率攀升至 59.7%,其中 1 班 21 人上岸,录取率达 61.8%;2 班 19人成功“上岸”,录取率为57.6%。3-B215和7-B503两个宿舍成员全员上岸,7-B503 宿舍的学生全部考入“双一流”院校。
2021 级新能源专业以“全员深研计划”为育人特色。67名同学中有50人参加考研。备考期间,同学们相互鼓励、分享信息,携手进步。该专业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科大骄子等综合性荣誉表彰,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国奖 5 项,其他各类奖项 100 余项,4 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各1篇。
成功考取浙江大学的陆取同学表示:考研是一场淬炼灵魂的孤独长跑。黎明前的台灯与深夜的咖啡构筑起生命的密度,那些反复推翻又重建的知识框架,恰如自我重塑的隐喻。在遗忘曲线与错题集里学会和解,从焦虑迷雾中触摸到坚持的韧性。最终明白: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但奋斗本身已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这段用意志对抗虚无的旅程,终将在未来的某个转角绽放微光——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学历,更是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与智慧。
理学院 21 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72 名同学,45 人成功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韩国国立釜庆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录取资格,专业的考研升学率攀升至 62.5%,近50%的学生被“双一流”高校录取,5-A104、5-B417 两个宿舍再现“全员上岸”佳话。
2021级光电专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日常学风建设到考研结对互助,同学们始终相互督促、一同进步。CET-4 通过率超过 95%,CET-6 通过率超过 45%。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科大骄子、“瑞华杯”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综合性荣誉表彰。30余人次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省级以上高水平学科竞赛中交出优异的答卷。
被推免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张聖卓同学谈到:“记得系主任胡友友老师的第一场专业认知讲座,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光学之美’,更让我坚定了‘光电人’的社会责任与使命;系部老师年轻又充满活力,他们学识渊博,视野开阔,耐心指导我们参与科研项目与学科竞赛,我置身其中,深受感染,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淬炼学术本领。”
(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