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今天,你是“在场青年”吗?

2025-05-09    

青年在抗击疫情、乡村振兴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奋斗诠释了青春的意义。成为“在场青年”需要责任与担当、深耕与创新、坚守与传承的精神,勇毅“入场”成为奋斗路上真正的青年。

隆雯沁

青春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接力赛。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无数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青年学生用双脚丈量土地,以知识赋能乡村;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青年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这些“在场青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他们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社会进步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所谓“在场青年”,绝非只是物理空间的抵达,而是精神与行动的双重奔赴。正如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所言,新时代的“在场青年”,是以赤诚担当铭刻奋斗印记的追梦者,是以匠心深耕绘就创新答卷的开拓者,是以矢志不移传承时代薪火的践行者,更是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共振的青春力量。此刻,时代的接力棒已然交到这一代青年手中。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成为“在场青年”呢?“在场”,始于责任与担当。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青年科研团队,以精密计算托举“嫦娥”探月;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青年干部,放弃都市繁华,扎根偏远山村,用生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新时代青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诚,以奋勇争先镌刻了“在场”的奋斗足迹。“在场”,成于深耕与创新。李子柒以镜头为笔,将田园诗意与传统文化编织成全球共鸣的文化名片;曹原率领科研小组,在石墨烯超导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让世界见证中国青年的科研锐气。新时代青年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追求,以创新实干书写了“在场”的时代答卷。“在场”,终于坚守与传承。敦煌研究院的青年修复师,在洞窟中以毫米级精度延续千年壁画的神韵;大凉山“悬崖村”的青年教师,攀爬钢梯十余载,为山里孩子点亮前行灯塔。新时代青年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以执着坚守诠释“在场”的精神品格。

青春从不是岁月静好的旁观,而是迎难而上的奔赴。时代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唯有勇毅“入场”,方能成为奋斗路上真正的“在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