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北医药学院 - 《湖北医药学院报》

党委常委、副校长谭艳:

对标对表 求实求新

2025-04-30     浏览(54)     (0)

文章强调了落实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的措施,包括人才攻坚、教改重构和数字赋能等,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动发展,构建“优”的育才格局和“有温度的”人才之家,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落实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需要我们对标对表谋发展,求实求新创未来,以更实的举措推动发展,以更快的步伐迈向一流。

要人才攻坚,全链激活创新动能。要秉持“引凤筑巢”“育才成林”“用才兴邦”的系统思维,切实构建“优”的育才格局,营造“暖”的留才生态。既重视引进人才“输血”,更重视培育人才“造血”。分类实施人才评定、评审、评价,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提供凭本事说话的空间和靠本事吃饭的机遇。坚持把人才牵挂的关键小事办成头等大事,主动做到“问计、问需、问效”,打造有温度的“人才之家”。

要教改重构,多维重塑育人体系。当前,教育教学管理的精细度与协同性也有待提高。要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深化整改,将新医科“医学+X”复合培养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临床能力、科研创新与人文素养协同发展,动态调整课程体系,纳入智能医疗、公共卫生等前沿内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基础与临床课程,增设医学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等模块;采用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技术,加强床边教学与社区实践,提升解决真实医学问题的能力。建立“目标-实施-监测-改进”循环机制,结合第三方评价动态优化教学策略,形成以评促改、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数字赋能,全域构建智慧生态。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必须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搭建一体化数字教学平台,整合虚拟仿真实验、在线课程、临床病例库等资源。开发3D解剖、虚拟手术训练、流行病模拟等VR/AR教学场景,弥补传统实践资源不足。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覆盖急救、外科等高风险操作,实现“沉浸式”技能训练。开设“医学大数据分析”数字医疗技术”等前沿课程,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知识的数字化整合等,推动医学教育向“精准化、智能化、开放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