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袁伟 马宝泉)4月23日,开发事业部组织对一季度实施的各开发措施井进行了深入分析,提炼好做法、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完成年度工作量及财务指标。
今年以来,开发事业部深入推动效益开发。在年度开发成本方面,通过与各采油气管理区积极对接和优化,在注气量增加5.8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同比压减2.1%,预计较去年降低2743万元。钻完井成本方面,在开发井相比去年米成本降幅达17%的基础上,预计富满、库车山前区块的米成本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8.21%、9.3%,切实推动低成本开发和效益建产。
精准施策释放增长动能。在控油保气战略指引下,事业部全力保障增产性措施和库车山前、台盆区注气提采工作,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能提升与成本压降双轨并行。通过精准施策,截至4月上旬,实施增产措施36井次,在压减计划基础上再节约成本711万元,日增油248吨、增气39万立方米,分别超计划38吨、3万立方米,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良性循环。
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效能。事业部紧扣提质控量原则,综合分析油藏开发形势及生产成本,深入剖析区块效益差异,建立以吨油完全成本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在确保完成总产量的前提下,科学优化产量结构,将有限成本向博大、哈得等高产高效区块倾斜,组织关停了塔中、轮南、塔西南等区域的14口试采拉运井,节省了拉运、掺稀费用约700万元。
动态调整筑牢效益防线。事业部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优化创新开发成本分季度下达机制,动态管控年度成本费用。通过建立“季度下达-分批实施-季度总结”管控机制,强化成本波动趋势预判与过程纠偏能力,聚焦关键成本要素实施穿透式管理,促进资源投入与开发效益精准匹配,全力提高专项工作量费用符合率,预计相比去年提升10%以上。
从严从实钻完井成本管控。事业部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通过优化井身结构,落实井场“瘦身”,优化测井工艺和仪器,实现“一趟测”。优化试油工序,推广试油完井新工艺,推进测井、试油完井、固井等工具设备国产化等措施,减少一切不创效的投入和支出,从严主导生产效率提升,去年实现钻完井米成本下降17%,预计今年降低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