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塔里木油田融媒体中心 - 塔里木石油报

国内深地能源领域首部学术期刊《深地能源科技》创刊发布

焦方正、阎洪涛、贾承造、杨立强、郭彤楼、王清华、钱兴坤为首刊点亮能量柱

2025-04-28     浏览(38)     (0)

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交流会上,国内首部反映深地能源领域的学术期刊《深地能源科技》创刊发布仪式举行,旨在打造深地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推动深地能源技术繁荣与发展。该期刊将广泛征集刊发深地科技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并设立青年学者专栏,培养战略科学家。7名院士及各油气田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700余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本报讯(记者魏东 通讯员张晖)4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交流会上,国内首部反映深地能源领域的学术期刊《深地能源科技》创刊发布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深地能源科技》在深地能源领域的学术海洋上正式扬帆起航。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阎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工程技术分公司总经理杨立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程技术大师、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副主任郭彤楼,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工委书记、中国石油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清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钱兴坤共同为首刊点亮能量柱。贾承造为《深地能源科技》创刊寄语,王清华、钱兴坤分别作首刊致辞。

《深地能源科技》为双月刊,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塔里木油田公司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是塔里木油田公司出版发行的首部正式刊物。该期刊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国石油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为载体,聚焦深层能源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坚持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深地勘探技术、深地开发技术、深地工程技术和深地科技动态四个主题,全面覆盖深层能源勘探、开发、生产和管理等领域,致力于成为深地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强化国内深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话语权,推动深地能源技术繁荣与发展,探索深地能源的无限可能。

贾承造为《深地能源科技》创刊寄语。他说,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深地能源开发是21世纪全球资源战略的制高点。地球深部蕴藏超过全球总量50%的油气资源、90%的地热能源,以及战略性稀有金属等,但深部地层高温高压、复杂构造等极端环境下的瓶颈难题仍需攻克。《深地能源科技》应时而生,以突破深地能源战略科技问题为核心,汇聚全球智慧,搭建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跨学科攻关平台,破解深地资源“探不到、采不出、用不起”的困局,将有力推动深地能源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创新与工程技术迭代升级,带动产业进步与快速发展。

王清华代表塔里木油田公司,向指导帮助《深地能源科技》期刊创办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中国石油学会、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工业出版社和参加此次仪式的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相关单位领导、院士、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深地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能源科技是文明进步的基石。当前,全球能源革命加速推进,超深领域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场,勘探开发已全面进入超深复杂领域。长期以来,深地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散在众多学术期刊中,亟需打造一个系统性、专业化的学术阵地和交流平台。《深地能源科技》将对标国际一流期刊,广泛征集刊发深地科技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着力打造精品期刊、权威期刊,推动深地能源领域学术繁荣,切实提升我国在深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钱兴坤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未来,《深地能源科技》将锚定三个战略定位:一是打造深地能源科技创新的“思想高地”,聚焦超深层油气、地热能等前沿领域,构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二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通道”,通过“专题策划+技术推介+产业对接”模式,加速实验室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三是培育能源战略人才的成长沃土,设立青年学者专栏,实施“深地之星”培养计划,为行业输送更多战略科学家。同时,全面实现“三个全覆盖”,即:覆盖国内所有深层能源科研机构、覆盖国际前沿能源研究机构、覆盖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力争成为全球深地能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军主持仪式。贾承造等7名院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等出席仪式,来自各油气田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700余人见证首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