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合规攻坚春潮涌

——吉林油田公司一季度依法合规治企全景扫描

作者:记者  齐晓波    
2025-05-12     浏览(25)     (0)

吉林油田公司一季度依法合规治企,合规交底会、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措施推进,风险防控和价值创造效果显著。同时,也存在短板待补,公司将制定路线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月的龙深气田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合规交底会”正在进行:技术人员对照最新招标规范逐条解析,审计人员手持清单核对工程量,法律顾问则在合同上标注风险红线。这是吉林油田一季度依法合规治企的一个缩影。

一季度,吉林油田油区处处涌动着依法合规治企的热潮。从机关会议室到基层项目现场,从合规管理提升到数字化管理平台,一场以“全链条管控、全要素提升”为目标的管理攻坚战正在各领域纵深推进。公司依法合规专班紧扣“提质增效”主线,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制度建设、风险防控、监督协同等领域打出组合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顶层设计:构建合规治理“四梁八柱”

高位推动,凝聚思想共识。开年即谋局,2月18日,公司召开企管法规工作会议,对2024年合规工作进行复盘,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合规管理要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病后防复’,把‘抓落实’成果真正体现在守住底线、不触红线,切实提升依法合规管理水平的实际成效上来。”2月27日,公司召开内控规章制度工作会议,聚焦“制度瘦身”与“效能提升”双目标,提出“构建简洁高效、务实管用的内控体系”要求。

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记者在企管法规部了解到:一季度公司已完成2025年规章制度制修订计划,围绕机构改革后的职责调整,对公司399项规章制度进行“体检”,新制定6项,修订5项,制度“含金量”显著提升。

“依法合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更是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源头把控,实现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的转变。”一季度,公司依法合规专班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构建起“战略部署—制度落地—执行监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数字赋能,打通管理堵点。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合规管理也迎来新变革。公司积极推进合同系统与大ERP融合,选派业务骨干驻场集中办公,完成含税信息填报、框架协议属性维护等基础工作。“我们借鉴兄弟油田经验,提前两个月启动数据清洗,为系统上线筑牢数据根基。”企管法规部合同管理科科长焦宏宇表示,融合后将实现合同系统与大ERP系统全流程集成,打破信息孤岛,合同管理规范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

全链管控:筑牢风险防控“铜墙铁壁”

招标采购、合同管理、法律纠纷……这些关键领域的合规与否,直接关系油田公司经济效益与企业形象。专班聚焦“全链条管控”,打出系列“组合拳”,让风险防控贯穿业务全流程。

招标领域: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招标环节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必须坚持‘制度+科技+文化’一体推进。”。据了解,吉林油田公司一季度发布《吉林油田公司持续深化招标业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七项工作机制,实施九项管控措施,重点整治应招未招、虚假招标等问题。数据显示,一季度完成招标项目54个,其中二氧化碳CCUS二类工程、4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等新能源招标高效推进,为公司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在技术规范层面,下发《关于加强招标技术规范评标因素权重和招标人指定评审代表管理的通知》,强化招标项目标准编制及指定评审专家代表审批规范化;转发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招标问题情节认定和追责处理的通知》,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紧盯招投标领域,加大执纪审查力度要求,进一步严肃招标业务领域突出问题追责处理。

合同管理:从“重签订”到“重履行”

合同是企业经营的“法律载体”,但长期以来“重签订、轻执行”问题突出。专班以“清存量、控增量”为目标,开展合同关闭专项行动,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超三个月未关闭合同实施考核。“我们逐家单位对接,梳理出结算延迟、资料不全等5类主要问题,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企管法规部合同管理科科长焦宏宇表示,一季度累计推动260余份历史合同关闭,财务风险与诉讼隐患大幅降低。

在前端管控上,修订公司示范文本,同步上载合同系统,实现“制定一份、应用一份”;在审查环节,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审查质量,将常见问题汇编成《合同审查指引》,累计提出风险提示百余条。“现在合同条款更严谨了,比如新增‘农民工工资’‘付款时效’等条款,从源头减少纠纷隐患。”法律顾问王艳明指出。

纠纷化解:从“事后救火”到“事前防火”

“今年新发案件同比下降77%,存量案件较年初下降37%,但存量案件仍需加快化解。”企管法规部法治科科长周永刚分析,以“控增量、减存量”为目标,一季度通过“一案一策”制定化解方案,对工程转包、土地补偿等高频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形成《败诉案件成因分析报告》,直指合同未结算、履约不规范等五大“病灶”,确保风险漏洞可防可控。

更重要的是,公司将纠纷预防融入日常管理。4月启动“法律风险自查月”,要求各单位梳理潜在风险点;5月组织律师团队现场督导,推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我们不仅要‘打官司’,更要‘治未病’,通过合规培训、案例警示,让依法办事成为全员自觉。”企管法规部法治科科长周永刚说。

协同联动:激活提质增效动力引擎

合规管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专班统筹审计、纪检、巡察等监督力量,构建“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机制,让监督效能最大化。

审计监督:从“查错漏”到“促发展”

一季度,依法合规相关部门紧盯工程结算、物资采购等“花钱大户”。在标底审计前期调研中,借鉴其他油田标底审计开展情况,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研究制定标底审计方案,明确标底审计依据、方法和流程。明确“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评估”流程,未来将实现重大项目审计全覆盖。

在整改环节,建立“整改销号”制度,对中央经济责任审计、集团公司审计问题跟踪督办,形成《审计案例库》下发各单位,要求“举一反三”自查。“现在审计不仅是‘挑毛病’,更是‘开药方’,帮助我们完善内控机制。”多个二级单位纷纷坦言。

纪检巡察:从“强震慑”到“促合规”

“春节期间开展‘四风’检查1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3个;制定《吉林石化至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纪委、审计联合监督工作方案》等专项监督方案7个,纪委办公室王建荣介绍,一季度聚焦“关键少数”与“关键领域”,开展天然气保供、提质增效等政治监督6项,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在案件查办中,建立常态化内部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开展案卷自查自纠,发现取证不规范等问题100余个并及时整改,办案质量显著提升。

巡察工作同样亮点纷呈。针对2023年集团巡视未整改问题,召开推进会压实责任;启动“对外转供电情况”专项巡察,组建4个巡察组下沉一线。“我们创新‘巡审联动’机制,共享问题线索,形成监督合力。”纪委办公室王建荣表示,一季度已完成多家二级单位巡察整改公开稿审核,推动“纸面整改”变“实效整改”。

价值创造:从“降成本”到“增效益”

合规与效益并非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在概预算管理领域,专班以“四算”(估算、概算、预算、结算)为抓手,深化造价全过程管控。一季度完成龙深气田钻井工程概算审核、二氧化碳管道工程量清单编制,发布《吉林油田公司物资和服务限价信息》,通过清单计价、多元结算等模式节约投资成本。不仅要‘省钱’,更要‘生钱’,通过合规管理提升投资回报率。

破题攻坚:直面挑战整装再出发

成绩背后,仍有短板待补。专班已制定“路线图”:5月底前完成历史合同关闭,6月前修订选商制度,7月开展框架招标专项行动……每一项任务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彰显“刀刃向内”的决心。

合规管理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合规管理提升年’为契机,把依法合规融入企业基因,让法治成为吉林油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站在新起点,吉林油田公司正以合规为笔,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着精益管理的新篇章。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到基层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从风险防控的“铜墙铁壁”到价值创造的“动力引擎”,依法合规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实效,引领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舵前行,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海洋。